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投资这件事 (1)- 认知与心态

从年初了解 有知有行 开始,断断续续看了不少上面的内容:听完了里面投资第一课,E 大干货合集、投资知识体系里的文章也基本是已读状态,一直处于输入的状态; 感觉是时候该 connect the dots,形成一个更系统的框架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 于是便有了这个系列的文章。
这个系列的文章绝大部分内容来自于有知有行,也会有一些笔者深究后调研的内容,且按照笔者的理解划分为:认知与心态、概念与常识、买与卖三大模块。妄图将投资这个大话题以及有知有行的编辑们整理的上百篇文章浓缩到这篇小小的笔记中,自然无法面面俱到,所以这篇文章还是会挑选笔者关注的一些内容,更详细的内容可参考有知有行以及本文里的相关引用。
本文是认知与心态的部分,主要是投资前的心理建设部分,包括对待财富、投资的认知,投资时的心态管理 (收益与风险的预期、投资的时间周期) 等。

关于财富

财富的意义不用赘述,绝大部分人的绝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这件事上,这里主要讲 2 部分内容,一是聊聊财富自由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二是为了达到自由往往需要经历的财富积累环节。

多少钱才算自由

财富自由,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每个人对这个问题都有自己的答案。对于当前笔者而言,财富自由不意味着能得到什么东西,而是意味着拒绝什么,比如说拒绝一份强度高但是成长性弱的工作、拒绝在生病时因囊中羞涩而得不到治疗的窘境等,不被某些东西约束,才是笔者认为的自由。
而看着各种把杠杆拉满去买房,因为失去现金流而断供的例子,比如知乎上的年底被车企裁员,房贷还不起怎么办?回答,以及笔者在写这篇博客时, 各大互联网公司因为裁员而导致断供的各种新闻,笔者就有个疑问:把未来三十年未知的现金流作为赌注去拉满杠杠,来买个落地安身之处,因为房贷而活得小心翼翼,算是真的自由吗?
另外,从个人角度来看,当前的财富是否能够让其自由,本质上跟这个人的欲望有关,E 大的微博 《 一个人缺不缺钱与欲望相关》也里讲了类似的观点,“欲望如果太多,无论你拥有多少,你都是缺乏的、焦虑的”
然而,这个问题的吊诡之处在于,人是欲望驱动的动物,缺少了多巴胺带来的那种冲动,人很容易裹足不前,那该怎么破?这篇文章《要多有钱我们才会感到满足?—— 满足的多世界理论》给出了一个思路,笔者的理解就是通过自我察觉,问清楚自己到底是什么在驱使你的欲望:是你的真我,还是被规训的思想?
关于这部分,在《金钱的价值究竟是什么》中也给出了类似的观点,同时给了一个衡量标准
很多人觉得财务自由遥不可及,得几千万,还有说几个亿的,其实根本不用那么多。不说什么大富大贵,单单是让自己的 “睡后收入” 超过目前的工作收入,让我们有能力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事业、可以根据意愿选择和谁在一起度过时光,对于生活就已经是巨大的助力。
财务自由为的不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而是当有东西不想要的时候,你能有底气拒绝。人的欲望永无止境,但是拒绝糟心事,真的没多难。

财富的积累

获取财富的途径从本质来说就是提供他人需要的服务,或者通俗点说就是卖东西,知乎上的这个回答概括了常见的四种手段:卖信息、卖钱、卖他人的注意力、卖自己的时间。当然,这里说的只是个人的财富积累,如果放到更宏观的范围,财富来源于生产效率的提升,这部分可参考 《钱是从哪儿来的
常说的打工人就是在卖自己的时间,除了这个途径外,对于绝大部分人,比较可行的方法,只能是稍微节约一点,然后拿着一点本金去投资,也就是上面说的卖钱。而卖钱其实也依赖着你的积累下来的本金,所以财富的积累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
如何做好财富的积累?《关于财富和消费》和 《尽早投资,慢慢变富》都给出了一些建议,笔者整理如下
  • 积少成多 ; 无论你的收入是多少,除非真的特别特别少,每次拿到任何收入,都强制性存起来至少 20%, 然后用适当的精力稍微学点理财的知识,选择一些相对安全的方式,把你的钱投出去,股票、基金、债券、余额宝,甚至房地产…… 然后好好工作,继续提升自己,多挣点,然后多存点,多投点……
  • 尽早开始 ; 一个是复利 (复利其实并没有那么神奇,后面会详细说),一个是给自己尽早试错的机会,《为什么说投资要趁早
  • 开源:要么在本行业努力,争取做到前列,拿到更高的回报。要么利用业余时间做一点自己喜欢的副业,增加收入。主业 + 副业 + 金融投资,一个人变成三个人,财富积累自然快。收入越多,结余越多,距离自己的目标就会更近。
  • 理性投资。辛苦积累的财富,迅速消失只有四个方式:黄、赌、毒,以及乱投资。
虽然上面的两篇文章强调了财富积累的重要性,但是也强调了存钱、节流这个环节过犹不及
不要存太多。除非你收入特别高,真的花不完。一般的工薪阶层,不要存超过 40%。我这人最相信「平衡」两个字。生活是用来享受的,金钱是我们的奴隶,不是我们的主人。在先把那部分投资的钱存好后,剩下的就用来好好生活,享受人生。为了投资,牺牲生活,得不偿失。终有一天,你会发现,你的工资与你的投资收益相比,已经微不足道了。
不要很痛苦地做一件事。比如说很痛苦地坚持攒钱,很痛苦地面对亏损,很痛苦地学习和投资,很痛苦地工作等等。因为持续痛苦地做一件事,大概率不会有太好的结果。也许在你的心中,坚持这件事的未来是非常光明的。但是,也许你的意志并没有你自己想的那么坚强。终有一天,稻草压倒了骆驼,爆发出来的负面情绪可能会让你觉得过去的坚持都是无用、可笑的
另外, 关于财富的积累,知乎上的这个回答也很好,基本也包含了上面说的开源节流的思想,同时也外延了婚姻、生娃等抉择,强烈推荐阅读,23 岁到 35 岁该如何实现资产增值?如何不陷入结婚生孩子买房的恶性循环中? - 李艾维的回答 - 知乎

关于投资

为什么要投资,为了赚钱啊;前面也提到了,搞钱的手段里,卖钱是普通人最可行的途径之一,而《尽早投资, 慢慢变富》里面给了如下这个说法,其实就是强调了常说的被动收入的重要性
穷这个字,底下是个「力」字。富呢?底下是个「田」字。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你朝九晚五,辛苦劳作,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最后大概率还是穷。因为你是在出卖体力,手停口停。 然而有资产的人呢,有房的收房租;有股票的拿股息,碰上牛市翻几倍;有公司的雇一帮人为自己挣钱…… 当你的资产大到一定程度,你就变成了「富」人,因为你有了「田」,于是你可以恬不知耻不劳而获地成为社会的寄生虫了。

神奇的复利?

说到投资,往往少不了的一个概念就是复利,几乎所有的投资入门的文章都在强调着复利的重要性,但是复利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在这之前,我们先看下由复利这个概念衍生出来的一个励志公式,即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年后的变化是巨大的,1.01^365 = 37.7834,反之则是 0.99^365 = 0.02551
这个公式初看时也许能给人打满鸡血,但是仔细思考便会发现其中的 2 个逻辑漏洞
  1. 指数级增长要求每天都在昨天基础上提升 1%, 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加法增长更加符合个人的成长
  1. 增长是有饱和区,或者说瓶颈期的,增长到一定阶段大概率会出现疲软阶段, 增长曲线会是 s 型而不是指数型的
你看到的神奇复利都是骗人的》里,就针对这个问题做了拆解,我们可以把复利公式拆成如下形式
复利 = 本金 × (1 + 收益率)^时间
可以看到,关键因素在本金、收益率和时间,对这三个因素进一步分析,便能得到如下结论
足够多的本金很重要。本金的增加并不是理财能带来的,是要你不断努力去从外部获取。现在市面上各种沙雕的理财培训,坏就坏在他们只给你讲复利的重要性,却从来不告诉你,你那点本金,复利上天也没多少。时间周期要拉得足够长。“一年里,每天都比前一天进步 1%“” 这件事情是极不合理的。你可能会说,我每天能比昨天多背 5 个单词啊?不难啊?抱歉,这是线性叠加,不是复利。而且,不光不是复利,你还会背的越多,忘的越多。365 次方的确是非常美好的想像,可惜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比较合理的算法,应该是用 「年」 为单位。这样你会发现,要达到 365 次方,你大概需要十辈子
(3) 收益率往往被高估。做任何复利增长的曲线的时候,都会假设一个 10% 或者 15% 这样的增长率。但是,在真实世界中,你不但找不到 20% 的利率,你也找不到 15% 的利率,你甚至找不到 10% 的利率。
这里并不是要否定复利这个概念,而是需要强调如果你真的相信复利增长曲线,那你就应该接受一个现实:变富是需要慢慢实现的(这部分后面会详细说)。这个慢慢,可能是三年五年、更可能是十年二十年的持之以恒丝毫不敢懈怠。

管理好预期收益率

预期很重要,预期过高,带来的是失落,预期较低,带来的也许是意外的小惊喜,这是个公理,不止适用于投资
前面提到计算复利时收益率往往被高估,那在投资中的预期收益率是多少才合理呢呢?《股票的预期收益率应该是多少?》里从宏观经济出发分析了这个值,先说结论:8%~10% 的长期年化收益率是可以预期的
首先是 “长期年化” 这个词,这个把时间拉到以年为维度,身边经常能听到有人赚 20%、50%,动辄翻倍的也不在少数,这里很有可能是 1 个月或 1 笔买卖的收益,但均摊到一年,未必就是这么多,甚至可能是负的。
而从宏观经济角度来说,整个经济体的增长,是每个企业、每个劳动者共同努力不断创造财富的结果,量化的指标就是 GDP(国内生产总值)。过去 20 年,中国 GDP 年均增速在 9% 左右。如果把 GDP 增速理解成「所有大大小小的企业增长速度的均值」,那么投资到运营水平更高的企业也会获得一些超额收益。文章里给的经验,8%~10% 的长期年化收益率是可以预期的。
8%~10% 的估算逻辑就是这样来的,而如果进一步深挖,文章里使用 ROE (Return on Equity) 这个指标来做了估算,ROE 通俗来说就是股东放在公司的每一块钱,能产生多少的回报。所以查理・芒格说过,一只股票的长期回报率,基本会和企业长期实现的 ROE 靠拢,文章里举了一个咖啡店的例子,值得一看。
文章还提到了长期坚持 “低买高卖”,并且系统性地选到表现比较好的公司,我们就有可能把预期收益率拉高到 12%~15% 的水平。那 15% 的长期收益率高不高?其实非常高了。股神巴菲特这么多年的长期收益率,也差不多就是 12%~15% 的水平
另外,E 大的文章《请把预期收益率降下来》提到了类似的观点,这里不赘述了,只摘录下面这段对笔者比较有启发的话
别跟别人比赛。不要在熊市中安慰自己,大盘跌了 60%,我只赔了 55.5%。我跑赢了大盘。那没有任何意义。不要在牛市里懊恼,大盘涨了 100%,我只赚了 80%,我真是个 loser。看看新闻,那么多人发了大财,为什么不是我?记住,你要的是绝对收益。要比,你只需要跟自己比 —— 我的资产,有没有比上个月、上个季度、去年增加了?
这段话其实跟张潇雨的播客 《场上没有别人》里的观点很相似,那就是投资可能是每个人一生中最能掌控的事情之一,这个过程不需要排名,不需要跟外部比较,只需要对自己诚实。

接受慢慢变富

看了上面的对复利的拆解和预期收益率,我们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变富的过程会很漫长。上面的《你看到的神奇复利都是骗人的》里也提到了:巴菲特的巨额资产,绝大部分都是在他 50 岁以后赚到的
notion image
接受了慢慢变富,才能越来越有钱》里提到了这个观点
投资和做其他生意相比,优势绝不在于来钱快,投资的优势在于可以一直做下去,而且可以慢慢越做越大。而大部分做生意的人,来钱都比投资快,但很难长久,即使可以做的久,也基本保持在一个规模,没法越做越大。
所以我们做投资要发扬投资的优点,就是要有耐心慢慢来,把财富越积越多,而速度恰恰是投资的缺点。而很多人完全搞反了,只想快速赚一把就走人,这完全是避开了投资的优点,而发扬了投资的缺点,逆势而行。
想要接收慢慢变富,行动上有几点笔者觉得较为重要:闲钱投资、别加杠杆和停止内耗
  • 闲钱投资
想要有好的心态,一定要用闲钱投资,什么是闲钱?就是短期内亏了也不会影响生活的钱,这一点非常重要,否则心态上很容易崩,也很容易造成主动亏损。这一点在半佛 2018 的 live 《2018,如何通过投资理财让自己过得更好?》里听到过,时至今日仍然印象
  • 别加杠杆
另一点就是不要加杠杆了,还是上面的那个 live,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 “投资里,从 1 块到 100,1 万,1000 万都是有可能的,但是从 0 到 1 是不可能的”,E 大的文章 《只要本金还在,就有无数机会》也是相同的观点
  • 停止内耗
在播客《孟岩对话张潇雨:在投资这件事儿上就别折磨自己了》里, 提到了如下观点,也是笔者认为心态上比较重要的一点
我们在生活中不要自己找新的事情折磨自己,给自己找麻烦。什么意思呢?就是我总觉得好多人学投资,是苦大仇深的,是来这翻身来了。周围的人都不理解自己,投资变成了一个出口。努力学习没有问题,但没必要卷,没必要非要在这件事情上证明什么。因为你证明不了什么。而是要在这个过程中去了解自己、舒展自己。在一个没有那么多内耗和磨损的情况下去做这些事情,这个事情才会越做越顺,越做越好。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不去苛责自己,不去过度地评价自己,想那么多有的没的。这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价值投资?长期投资?

在投资里,经常能听到的一个词就是价值投资,同时也常伴随着的另一个词是长期投资;那价值投资里的价值指的是什么?多长时间的投资才算长期投资?价值投资是否意味着长期投资?
如果用 Wikipedia 上对价值投资定义,主要特点就是对于买入价格与公司资产估值之间的差距必须有足够安全边际
在 E 大比较早之前写的《我所理解的价值投资》,定义也是类似的
价值投资,不必然是长期投资,不能用时间长短来衡量; 价值投资,不必然是低市盈率投资,不能用市盈率来衡量; 价值投资,必然是以远低于股票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入,要学会如何衡量企业真正的内在价值; 价值投资,必然是以保住本金为前提,以足够的安全边际为度量衡,取得合理的投资回报。
更通俗来说就是低买高卖,但是这个事情很难,难在哪里?文章里给出的答案如下 (但是笔者觉得更难的是比较难判断是当前是贵了还是便宜了,这部分在买与卖会介绍一些参考指标)
就难在一个字:忍。
贵的时候,忍着不买。不管别人如何冷嘲热讽,坚持内心的标准。只要不够便宜,我就是不买。
不贵的时候,忍着不卖。抗拒自己所有的人性,拿着自己看好的标的。死死拿着,哪管你大浪滔天?
值得注意的是,价值投资并不是唯一的投资方式,也不是最好的投资方式,或者说没有最好的投资方式。常常被自诩为价值投资者们嗤之以鼻的趋势投资,在 E 大上面的文章和 《我所理解的趋势投资》中,是这么说的
趋势投资不去管价值,主要任务是判断趋势,趋势延续就继续持有 / 空仓,趋势改变就卖出 / 买入。在趋势投资者的眼中,价格有时候倒是高了更值得买入。比如雪球的 28 策略,你会发现历史收益也会很不错。
价值和趋势我不能说谁一定好,适合你自己就好。但是,有一点请注意。千万不要某个品种一路上涨你总是狠不下心去追,结果它涨了很多后跌了一点趋势已变的时候你就抱着价值投资的信心接了进去。然后它一路暴跌已经很有价值的时候你又变成了趋势投资者,觉得趋势很差不如卖掉以后走势好了再买
价值投资者的势,应该是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公司真正大势的把握。
而说到长期投资,各种投资课程、投资大师,都会强调长期投资、长期持有、长期规划的重要性,多久才算长呢? 《投资多久才算长期?》针对美股和 A 股的数据做了回测,给出的大致结论无论是美股还是 A 股,持有 10 年以上,收益都是正的。
如果说长期投资能拿到收益,那为什么长期投资还那么难坚持呢?文章给出了 2 个原因
(1) 投资回报在时间上的分布不均匀,即主要收益是由 1% 的交易日贡献的 (所以需要保证 “当闪电劈下来的时候,你最好保证自己在场”)。这导致了不管对于市场,还是对于个股,很可能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无聊的等待,而真正的上涨(或者下跌),只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的。换句话说,等待相当煎熬,所以很多人就会选择卖出,然后去追新的热点 (2) 市场总是轮动的,这里的轮动,指的可能是资产表现的轮动,可能是投资风格的轮动,也可能是行业板块的轮动等等,其实也就是周期的一种体现(关于周期在后面的概念与常识中会讲到),这导致了当前市场最受到追捧的那个主题,和你喜欢或者擅长的主题不一致,那么再坚定的人,也会对自己的持仓产生怀疑。
了解了这些后,文章给了如下建议
长期投资需要的时间。这些因素都是客观的,并不会因为我们希望快速变富而产生变化。唯一能控制的,是投资的本金。 因此,对我们来说,可能更重要的事情是,放下焦虑、专注在工作和生活上,在我们自己不断变得更好的同时,去收获更多的工资、股权等其它收入。与此同时,做好资产配置,根据自己的兴趣慢慢地拓展能力圈,在合理的范围内提高我们能获得的收益率
而如果针对基金这个投资标的,《基金投资应该持有多长时间?》给了更详细的数据的回测和分析,给出的结论如下
回到「基金应该持有多长时间」这个问题,答案如下:
(1)我们需要刷新一下「长期持有」的概念,8 年以上才是真正意义上有稳定绩效表现的「长期投资」,即至少持有 2 个以上完整的周期。 (2)如果你还接受不了 8 年以上的周期,那么你可以考虑持有 4~5 年(回报效率最高),而且,务必做个「战略性择时」,千万别在估值高点买入基金! (3)在合适的点位买入,并持有足够多的周期,这是基金投资成功的关键。
了解上面的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后,我们知道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很多价值投资者在下跌时自称的长期投资,很多时候都是在自欺欺人而已

重新认识你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都认为自己对自己都是非常了解的,但事实上并非如此;2022 年上半年,股市有了几次大跌,孟岩在 03/17 的写的《恐惧》里面有段话是这样的
在牛市的时候填写调查问卷,大家都觉得下跌 30% 完全能够承受,但真的到了熊市,即使只跌了 15%,可能你已经非常恐慌了。
另外,在风险测评问卷上填写下跌 30% 很简单,但你很容易低估真的下跌 30% 会对你的心理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可以在脑海中做压力测试,但无法测试当我们投资失败回到家,看到家人失望表情时的心情。
出现这个问题可能原因是多重的,比如说可能仓位控制不合理,杠杆太高等;而其中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原因就是我们其实并没有真正认识自己,或者说不清楚极端环境下自己会作出何种表现
文章的结尾写到:“恐惧是真实的,也是宝贵的。它是一种微妙的身体信号,也是检验我们是否真的相信的试金石。记住那些恐惧的时刻,让恐惧穿过自己”。其实就是建议我们在极端情绪下进行自我察觉,学会体会自己的情绪,与自己的情绪和平共处。E 大的《聊聊投资中的那些恐惧》里则提到了面对这些恐惧一些更详细的方法
从小仓位开始,训练自己能享受盈利。不要怕回吐利润。坚定一点:只要你买的不贵,最终一定会一路向上。
面对资本市场的危机,我的建议: 首先,不要慌。 第二,冷静地看自己手里的东西。有没有可能死的,有没有特别贵的。如果有,找机会处理掉。 第三,保命。 第四,找机会进场捡漏。如果没有能力识别,就不捡,保命。 第五,坚持不慌。一开始不慌,最惨的时候更不慌。再次审视手里的东西。跌得很惨,但是会不会死。不会就不用慌。尝试捡漏。
另外,关于察觉并自己的情绪,推荐读一下这个回答,怎样进行良好的情绪管理?,里面提到的三步法值得实践一下
notion image
回到投资上,《认识你自己,才是投资这件事的终极乐趣》里也提到类似的问题
无论是什么样的投资,要赚钱的路径只有一个:在价格低的时候买入,价格高的时候卖出。有趣的是,大多数散户回过头观看自己的行为,结果常常是反过来:他们在价格高涨时杀入市场,迅速下跌时期匆匆离场。也就是说,他们在高买低卖。
是恐惧驱动了我们的大部分行为。经历过才知道,真正能做到低买高卖绝非容易。它需要在还没有媒体宣传和大众舆论的时候就有独立思考的精神,需要耐得住寂寞,忍受住波动,需要不执着,拿得起放得下,需要随时准备承认自己错了,需要远见、信心、谦逊、坚持……
另外,文章还提到了一个观点:无论是有限游戏还是无限游戏,属于你的机会,一辈子就那么几次。我所说的机会,是长时间,相对意义上改变结局的大机会。大的机会是时代造就的,不是你自己。那这些机会长啥样呢?文章给了几个例子:
  • 信息不对称,特指找到和自己相关的,熟悉的市场
  • 市场失效,一个新兴市场在刚开始常常是不够有效的
  • 技术、算法和投资理论,但文章指出了 “投资圣杯” 根本不存在,任何投资理论都是暂时的,且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至此,文章提出说真正的圣杯是对于自我的了解
向内看。在大部分人向外求索的时候,你能明白那不可能成为真正的钥匙,最多只能让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而真正的「圣杯」是对自我的了解,那本身就是一种优势
此外,文章里提到的创业的例子,笔者比较有共鸣,因为笔者前一段时间也常常在问自己,为什么懂得很多道理, 但是仍过不好这一生?原因就是知易行难,懂得的成本太低了,但是真正执行的成本太高了,这个成本意味着长期坚持,意味着要反馈频次低的情况下重复做着同一件事,这需要一种愚。
在创业的那几年,我读过很多书,见过很多人,也曾试图找规律,到底什么样的创业者才能成功?聪明的?学历高的?创业经验丰富的?有人格魅力的?能忽悠的?……
终于有天我体会到:太聪明的人,并不适合创业。因为他们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分析出利弊,甚至计算出成与不成的概率。他们能设计出漂亮的商业模式,能说服一流的投资人,能招到很好的团队。可是,他们不够愚痴,不够执拗
世界上的聪明人那么多,如果机会是能分析出来的,为什么轮到你?最顶尖的创业者,一定在某种程度,某些方面有一种傻劲儿。他们并非料事如神,占尽先机。他们一定在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里,做了所有聪明人都不愿意做的事。他们是所有理性人中的非理性者,把脑子无法算计的东西,甩手交给了心。
这种傻来源于什么呢?
某种热爱。某种感性。某种直觉。
回到主题,投资这个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自我觉察的过程;金融市场,也是一个认识自我的绝佳修炼场,场上只有你自己,在那些大跌和大涨的日子里,体会自己的恐惧和狂喜,重新认识你自己。

小结

本文主要讲了投资前的一些心理建设部分,主要包括对财富、投资的理解,对投资时长、收益率的预期,如何通过投资去重新认识自己等。
如果说投资是一场游戏,收益是我们的得分,那么在游戏前,做好心理建设和必要的认知,放下焦虑,才能享受这场游戏的美妙,也能从这场游戏中重新认识自我。

投资这件事 (2)- 概念与常识

从年初了解 有知有行 开始,断断续续看了不少上面的内容:听完了里面投资第一课,E 大干货合集、投资知识体系里的文章也基本是已读状态,一直处于输入的状态; 感觉是时候该 connect the dots,形成一个更系统的框架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 于是便有了这个系列的文章。
这个系列的文章绝大部分内容来自于有知有行,也会有一些笔者深究后调研的内容,且按照笔者的理解划分为:认知与心态、概念与常识、买与卖三大模块。妄图将投资这个大话题以及有知有行的编辑们整理的上百篇文章浓缩到这篇小小的笔记中,自然无法面面俱到,所以这篇文章还是会挑选笔者关注的一些内容,更详细的内容可参考有知有行以及本文里的相关引用。
本文是概念与常识的部分,主要是笔者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的一些概念性的知识,对于熟悉的人来说,也许是 “常识”,笔者则是在尝试将这些不熟悉的内容变为自己的常识,也希望对你有用。
第一部分的内容见 《投资这件事 (1)- 认知与心态

周期

春夏秋冬,阴晴圆缺,万物皆有周期,市场也存在着周期,这部分主要讲市场周期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以及应对方法。

牛熊交替与轮动

市场是有周期,主要变现为股市每天的起起伏伏,或者是各个行业的此起彼伏;最常见的就是牛熊交替,行业轮动与风格轮动
以牛熊交替为例,《市场皆有周期:牛市特征、熊市特征》里就讲了牛市和熊市的几个阶段
「牛市三阶段」: 第一阶段,只有少数特别有洞察力的人相信,基本面情况将会好转; 第二阶段,大多数人都认识到,基本面情况确实好转了; 第三阶段,每个人都得出结论,基本面情况将会变得更好,而且永远只会更好
「熊市三阶段」: 第一阶段,只有少数深谋远虑的投资人才能意识到,尽管形势一片大好,基本面普遍被乐观看涨,但是基本面肯定不会一直顺风顺水; 第二阶段,大多数人都认识到基本面正在越变越糟; 第三阶段,每个人都相信基本面只会变得越来越糟。
E 大的文章《什么是熊市,什么是牛市?》里也提到类似的观点,这里就不赘述了,而牛熊交替,意味着市场总是在极度乐观和极度悲观中来回摆动,在《什么是钟摆意识?》中,把这种现象描述如下
证券市场中的情绪波动,就像一个钟摆的运动一样。这个钟摆来回摆动,形成一道弧线,弧线的中心点完美地描述了这个钟摆的「平均」位置。但是事实上,钟摆待在这个弧线的中心点位置的时间极短,一晃而过。相反,钟摆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在走极端,弧线两端各有一个极端点,钟摆不是在摆向极端点,就是在摆脱极端点
除了牛熊交替形成的周期,行业轮动也会形成周期,《聊聊 A 股历史上的机构抱团事件》里就提到了由于行业轮动以及机构投资者的考核机制、排名压力等因素,形成了各种「抱团」行为,文章里是这么说的
按照我们的定义,持续加仓并持有一个板块接近至超过 30%,视为「抱团」。类似的情况发生过四次,分别是: (1) 2007Q1-2010Q1 抱团金融,持续 13 个季度 (2) 2009Q3-2012Q3 第一次消费抱团,持续 13 个季度; (3) 2013Q1-2016Q1 抱团信息科技,持续 13 个季度 (4) 2016Q1 - 当前第二次消费抱团,已经持续了 13 个季度;但如果从 2017Q1 算正式开始抱团,目前只持续了 10 个季度
每个板块的业绩推动自有其原因和逻辑,货币超发和信贷放量时金融板块业绩改善并大幅回升的动力;通胀升温是消费板块业绩大幅改善的动力;新技术和并购趋势是信息科技板块业绩大幅改善的动力。
除了行业轮动,风格轮动也是常见的周期表现,《证券市场是轮回,是周期》里提到从规模上可以将风格归为大、小两种
证券市场上,是讲究「风格」的。比如从规模上讲,大、小就是两种风格。
我们持仓中的 50、红利(策略指数,可以归入大指数)、300、金融(行业指数,也算大指数)都算是「大股票指数」
500 当然不算大指数,但在目前这个市场上,也不能算小指数。毕竟已经有 3500 只 A 股,第 301~800 怎么能算「小」呢。中证 1000 勉强算是小指数。我们买的创业板指数其实严格来说也不能算小指数,姑且把它列入。
基于这个维度划分的风格是存在轮动的,表现如下
「风格」是会不断轮换的。虽然这个轮换周期甚至可能长达十年,但一定会轮换。很多人在 2012 年到 2014 年,小股票动辄数倍涨幅而大股票纹丝不动的时候,戏称大蓝筹是「大烂臭」,甚至写出万字雄文论证大股票将永远退出 A 股历史舞台。当然,后面发生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2017 年以来,蓝筹股走出了一波行情。颇有一些近视的同学,又开始坚定否认小股票的投资价值。「大的就是好的,漂亮 50 最好,小股票永远没戏了。」
同样地,如果去分析美国的股市,也会发现相同的现象,观察美股历史(因为美股历史较长,数据极其丰富翔实,所以用它举例),你会发现非常明显的大小轮动记录。也就是说,大股票和小股票通常会各领风骚数年,最终两者超长期涨幅不会差太多,甚至小股票会稍微略高一点

什么导致了周期

周期是如何产生的? 《为什么市场会有周期?》里提到,市场周期主要由三个周期影响决定 —— 经济周期、企业盈利周期和情绪周期
  • 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是某个国家、或者整个世界在一定时间内的经济产出情况,增长或衰退。一个经济体的长期经济发展情况,通常是由人口出生率、劳动生产率、科技发达程度等等这样的因素决定
  • 企业盈利周期
即使 GDP 的变化不大,企业盈利水平的波动也可能会很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个,文章里提到了两个原因:经营杠杆和财富杠杆,这里就不张开讲了
  • 情绪周期
市场是参与者行为的总和,而人心的变化,往往会导致市场出现非常极端的变化,而这就是情绪周期。文章认为前面两个周期变化,都比不上情绪周期对市场波动的影响大文章里举了「漂亮 50」的例子,旨在说明人们对这些大蓝筹股的情绪的转变
至此,文章指出了一次完整的周期如下
市场的气氛和叙事开始变化 >> 导致投资者开始追捧某一类股票 >> 随着追捧股价节节走高印证了牛市的故事 >> 更多的人蜂拥而至并让市场产生这种景气不会消失的错觉 >> 市场气氛开始掉转 >> 投资者接连出逃股价大幅下降 >> 公司股价长时间的一蹶不振……
经济形势好的时候,企业家过度盲目地投资再生产,银行等金融机构在经济上升周期的信用宽松(容易贷款)也助长了这种行为,这些在经济好的时候进一步放大了企业的盈利
反应到市场周期上 —— 媒体都是好消息,企业盈利屡超预期,一片欣欣向荣。这时候投资者的心理和情绪就接管了现场。「这样的景象一定能持续下去,黄金十年不是梦」,于是股票价格大涨。
某个时候、某个因素导致企业盈利不及预期,而这时最后的接盘手也已经进场,于是股市开始下跌。经济形势良好时候的经营和财务杠杆,此时变成了企业的包袱,企业的盈利迅速减少甚至亏损。股市进一步下跌,媒体上都是坏消息,投资人认为这样的景象一定会持续下去,经济要完,于是抛售股票。企业裁员、投资者身家缩水,大家纷纷勒紧裤腰带,减少不必要的消费,企业的收入和盈利进一步降低…… 直到开始下一个周期。
因此,经济周期、企业盈利周期、市场情绪周期,波动逐级放大,但终会收敛回归到长期趋势本身,这个长期趋势,也就是一个国家经济和企业盈利的增长。 但是这三个周期,以及各种其他周期(比如信贷周期)与因素的叠加,造成了整个市场的起伏波动,而人心在这里的作用尤其之大。

经济机器是怎么运行的

上面虽然在探讨周期是如何产生时最后提到了债务周期,但是没有详细说,而 Ray Dalio 的《经济机器是怎样运行的》里面则详细分析了债务周期是如何影响经济周期的,并且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用通俗的语言解释了经济运作原理,值得一看
关于 Ray Dalio,张潇雨的播客里也介绍过这位大佬,#12:(奇葩的)华尔街大佬与人生导师 Ray Dalio,主要讲了 principle 对其的指导意义
文章指出世界经济运行主要由三个因素驱动:1. 生产率的提高 2. 短期债务周期 3. 期债务周期,这三个因素共同组成了一个经济发展的模型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下面则是这个经济模型里的一些要素和发展规律
  • 信贷
信贷是经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借款人保证偿还债务,而贷款人相信这一承诺,信贷就产生了。任何两个人都可以通过协定,凭空创造出信贷。 现实生活中大部分所谓的钱,其实都是信贷。美国国内的信贷总额大约为 50 万亿美元,而货币总额只有大约 3 万亿美元。信贷可以使收入增长在短期内超过生产率的增长,但在长期内并非如此。信贷如果造成超过偿还能力的过度消费,就是不良信贷。
  • 短期债务危机
信贷会导致支出的增加,且信贷可以立刻凭空产生;而如果支出和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所出售的商品的生产速度,价格就会上涨,我们把价格的上涨称为通货膨胀。 央行不希望通货膨胀过高,因为这会导致许多问题。央行在看到价格上涨时就会提高利率,随着利率的上升,有能力借钱的人就会减少,同时,现有的债务成本也会上升,每个月信用卡的还款额会增加。 由于人们减少借债,并且还款额度增长,所以剩下来用于支出的资金将会减少,因此支出速度放慢,而由于一个人的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收入,环环相扣,人们的收入将下降。由于支出减少,价格就会下跌,我们称之为通货紧缩,经济活动减少,经济便陷入衰退 如果衰退过于严重,而通货膨胀不再成为问题,央行将降低利率,使经济活动重新加速。随着利率降低,偿债成本下降,借债和支出增加,出现另一次经济扩张 短期债务周期通常持续 5~8 年,在几十年里不断重复。但是请注意在每个周期的低谷和高峰后,经济增长和债务都超过前一个周期。因此在长期内,债务增加的速度超过收入,从而形成长期债务周期
  • 长期债务危机
尽管人们的债务增加,但贷款人会提供更宽松的借贷条件,这是因为大家都以为形势一片大好,因为仅注意最近出现的情况。最近出现的情况是什么呢?收入一直在增加,资产价值不断上升,股票市场欣欣向荣,现在是繁荣时期,用借来的钱购买各类资产,很划算。当人们过度借贷消费时,泡沫便产生了。 债务与收入比例称为债务负担,只要收入继续上升,债务负担就可以承受。于此同时资产价格迅猛上升,人们大量借钱来购买资产,因为投资促使资产价格日益升高,人们感觉自己很富有,因此即使积累了大量债务,收入和资产价值的上升帮助借款人在长期内保持良好的信用。但是这种情况显然无法永久持续下去。 债务负担不断增加使偿贷成本越来越高,到了一定的时候,偿贷成本的增加速度超过收入,迫使人们削减支出,由于一个人的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收入,收入开始减少,而偿贷成本继续增加,导致支出继续减少,周期开始逆转。 这时便到达了长期债务的顶峰,债务负担变得过重。美国和欧洲在 2008 年就发生了这一情况。日本在 1989 年和美国在 1929 年因同样原因发生了这一情况
最后讲的例子,其实就是次贷危机 (2008), 日本房地产泡沫 (1989) 和美国的大萧条 (1929);这个时候经济会进入去杠杆化时代
在去杠杆化过程中,人们削减支出,收入下降,信贷消失,资产价格下跌,银行发生挤兑,股票市场暴跌,社会紧张加剧,整个过程开始下滑并形成恶性循环 在衰退中,可以通过降低利率来刺激借贷。但是在去杠杆化过程中,由于利率已经很低,低至零,从而丧失刺激功能,因此降低利率不起作用。美国国内的利率在 1930 年代的去杠杆化期间下降到零,在 2008 年也是如此。
为了对去杠杆化,通常采用以下四种办法
  1. 削减支出(紧缩)
  1. 减少债务(债务违约和重组)
  1. 财务再分配
  1. 发行货币
这四种办法的的基本原理和因果关系如下
削减支出会导致收入下降,当收入下降速度超过还债的速度,因此债务负担实际上更为沉重。削减支出的办法引起通货紧缩。企业不得不削减成本,这意味着工作机会减少,失业率上升。这导致下一个步骤,即必须减少债务。
借款人不还钱,存款人会担心银行没钱,于是纷纷取出存款,银行受到挤兑,个人、企业、银行出现债务违约,这种严重的经济收缩,就是萧条。萧条的一个主要特征是人们发现原来属于自己的财富中很大一部分其实并不存在。 很多贷款人不希望自己的资产消失,同意债务重组。债务重组意味着贷款人得到的还款减少,或偿还期延长,或利率低于当初商定的水平,无论如何,合约被破坏,结果是债务减少,贷款人希望多少收回一些贷款,这强过血本无归。
在去杠杆化过程中,政府的预算赤字飙升,原因是政府的支出超过税收。政府必须加税或者举债以填补赤字。但是要从哪里拿钱?从富人手中,通过征税把财富从富人那里转到穷人手中
因为支出的很大一部分是信贷,但是萧条时期信贷消失,所以人们钱不够花,那么怎么办?央行发行更多货币, 央行通过用这些货币购买金融资产,帮助推升了资产价格,从而提高了人们的信用,但是这仅仅有助于那些拥有金融资产的人。因此,为了刺激经济,央行和政府必须合作。央行通过购买政府债券,其实是把钱借给政府,使其可以通过刺激计划和失业救济金,来增加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这增加了人们的收入,也增加了政府的债务,但是这个办法将降低经济中的总债务负担。
文章指出 去杠杆化是一个把高债务水平变化到低债务水平的过程。为了使经济再次恢复正常,这个通货再膨胀的阶段大约要持续 7~10 年,因此有失去的 10 年这个说法
最后,文章给了三条建议, 其本质都是要不要过渡依赖信贷,而是要依赖生产率的提升 (而不是信贷) 来提升收入
第一,不要让债务的增长速度超过收入。因为债务负担最终会将你压垮; 第二,不要让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生产率。因为这会使你最终失去竞争力; 第三,尽一切可能提高生产率。因为生产力在长期内起到最关键作用。

个人如何面对周期

如果说上面是宏观经济的角度去分析周期产生原因以及一些应对措施,那 E 大下面的几篇文章里讲的就是从个人投资者的角度去看这个周期以及一些应对的手段
周期如同春夏秋冬》就从个人投资者的角度,谈了对周期的看法,以及对当时 (2019 年) 所处周期的判断
就像花开有期,每个品种都有它的起伏周期。从周期的角度讲,你应该做的是尽量识别每个大类的春夏秋冬,然后根据大致的天气状态,增减衣服,舒舒服服地活下去。
这几年,消费、公用事业走得非常好,去年以及今年债券走得不错,今年黄金异军突起。这所有的现象都说明我们处在典型的 —— 宏观经济下行周期。(笔者附,指的是经济不好时股票也不好,债券黄金等资产更受青睐?) 在这个周期中,受宏观经济影响小的消费、医药(本来医药这两年应该表现非常好,不过行业遭遇新政冲击表现不及预期,但其实已经非常不错)、现金流强的公用事业等板块就成了抱团取暖的避风港。
接下来呢? 简单地说,下一个周期将是逐渐走出宏观经济下行的周期,那个周期股票一定表现很好。其中表现最好的一定不会再是消费或者公用事业,而是金融与科技类这些高弹性、有想象力的板块。债券表现不会太差,因为流动性还在。在目前这个周期表现非常好的贵金属会表现相对来说不会依然这么亮眼。 当你发现上述情况发生,你就应该知道宏观经济已经走入了下一个阶段。不必看太多宏观经济数据,因为只有资本市场才是最敏感最领先的指标。股票先于宏观数据,而债券又会先于股票,这是因为做股票的人非常敏感,而做债券的人更敏感。 至于下个阶段什么时候到来,我不知道,但我认为,在合适的时候应该慢慢的为下一个阶段做准备
面对牛熊交替,《什么是熊市,什么是牛市?》中指出无法判断熊市或牛市何时回来,你能把握的就是自己账户里的资金、持仓品种,以及自己的心态情绪, 要买入便宜的东西,分配好资产,踏踏实实等着更便宜或者价值回归。除此,还提到需要耐心
金融投资中的权益类投资,尤其我们这种自诩为「价值投资」的方式,它绝不是这个月 1%,下个月 1%,今年 12%,明年 12%…… 权益类投资不是这样的,这样的叫做固定收益,或者 P2P,或者麦道夫。 权益类投资的特点就像春夏秋冬。有的时候发大财,有的时候平平无奇,有的时候黯然神伤。
而面对风格的轮动,《证券市场是轮回,是周期》给出如下建议
我给各位的建议,是投资万万不可短视。这个短视的意思,不仅是看不到长久的未来,更是被短期的历史所迷惑。熊市的短视中看一切都是利空,一切都是灰暗再无希望;牛市的短视中一切都是利好,股市永无天花板;大股票表现好就是漂亮 50 永远涨涨涨;小股票表现好就是成长股一生牛牛牛。 证券市场是轮回,是周期。大周期套小周期,大轮回里有无数小轮回。千万千万别被最近发生的事所迷惑。
另外,资产配置的重要性,也能通过周期的角度说明,即除了权益类资产,还要配置债券、石油、黄金等资产,因为这些品种的周期与股票不同,而多个相关性很低的品种相叠加,会带给我们被熨平的周期,让我们四季如春,资产不断新高。最常见的就是股债轮动,
而对于熊市或者说下跌,《我们热切盼望的是下跌》中是这样说的
没有危机是不会出现让你暴富的大底的。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大底,以及为什么大底没几个人敢买的原因 —— 因为出大事了。
行情最差的时候,很多人预期会更差,因为形势看起来真的很差,而且看起来会更差。这个时候,很多之前看多的人会卖出,很多看空的人会继续看空。之前看多坚持不卖的人已经算好,然而他们已经没钱买了,除了股息。

投资标的

这里谈到的投资标的主要是指金融类资产,常见的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大类
(1) 权益类资产:股票,基金等 (2) 固收类资产:定期,国债,企业债,央行票据,债券基金等 (3) 现金类资产:现金,银行存款,货币基金等
权益类资产指的是你拥有这个资产全部或者部分所有权,也享有这部分资产产生的收益;固收类资产一般是债券 + 定期;现金类的则是常见的各种货币基金,这三类资产风险和收益都是从高到低。
除了上面说的三大类资产,黄金,原油和房地产也是常见的投资标的,但是这里着重讲权益类资产。

指数与个股

无论是有知有行团队还是 E 大,都更推崇指数而不是个股,在《指数到底哪里好?》、《为什么我很少谈论个股?》、《指数与股票的区别》、《指数基金的五大优势》几篇文章里,总结了指数的一些优势,笔者将其归纳为估值、风险、收益、成本这四个方面。
  • 估值
指数投资与个股投资最大的不同,是有一个大致可估算的区间
比如之前说的下跌 80% 原则,就是价格区间。比如钻石坑或者哈迪斯顶,就是价值原则。知道了顶和底,你就可以开心的设计你的策略了。如果你知道它极大概率不会跌破某个价格,你就可以以那个价位为底,设计一整套或者几套长期或者短期交易的策略。
但是股票则是很难预估出高点和低点
股票如何估值?PE?PB?ROIC?现金流折现?内含价值?马化腾差点 100 万卖掉腾讯,结果因为没人买而作罢这种事我会乱说?小马哥都没法对自己的公司正确估值,一般人……
我认为股票的低点不是最低点。没有人能预测股票的最低点。买股票最好的时机,我认为是突破布林线中轨的时候。最好是一根大阳线突破,伴随成交量。当然,成交量突破中轨前就要有…… 这很重要。这时候还不要买,等一等。也许股价会回抽,回抽确认中轨有效的时候,全力买进!
  • 风险
指数可以认为是 “不会死” 的品种,这是由指数的自动更新迭代的机制决定的,《安全的指数投资》是这么说的:只要交易所不关门,只要基金公司不倒闭,哪怕这只基金清盘了,都没事 —— 基金清盘,扣除一定费用后,你的钱会按照净值还给你。股票退市了你可什么都没有了
指数会有一个自动更新迭代的机制,比如每年,或者每半年,甚至更加频繁地重新编制。大部分指数重新编制成份股时不会大动干戈,通常只改变其中的 20%,比如对于 50 只成份股的指数来说,每次大概变动就 10 只,先剔除 10 只,再纳入新的 10 只。走人的股票是不符合指数编制要求的,而请进的是那些符合的。所以一旦成份股中有公司亏损,或者甚至业绩不佳就会有可能被轰走。在一个经济正常发展的国家里,永续的指数长期就是上涨的。
因此,指数具备优胜劣汰的天然属性,这一点在《沪深 300 十大权重股变化的两点感想》中也提到了,即 2021 年的沪深 300 已经与十年前完全不同,不是当年的「金融 300」指数了
  • 收益
这部分其实在上面的风险中提到的指数自动更新迭代机制中也提到了,
个人始终认为基金是老百姓最好的投资工具。不管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还是货币基金。本人的基金金额是股票的 8 倍。我研究了半天,基金的表现始终还是比我好。
在《为什么我很少谈论个股》中,讨论了为什么牛市中大多数人干不过指数
第一,指数本身就是股票组成的,简单来说,一定有一半股票跑不赢全市场指数。 如果是权重股行情,那就不用说了,80% 股票跑不过大指数。
第二,大多数人都是不停的交易。 你自己看成交量。牛市换手率在 100%-200% 之间。半年所有股票就能换手一次,你就知道多少人在不断的买进卖出了。一般都是买进强势股,卖出弱势。按照均值回归,可想而知大概率是买了就跌,卖了就涨了。你不换?你不换你手里的就是不涨。服不服?你换了才涨。
第三,低位是没人买的。 大多数人是越涨越兴奋。场外观望的也是越高越买。买当然要买强势的,结果就是 gg。
  • 成本
这里主要指个人投入精力的人力成本,包括选股、盯盘等花费的精力
指数的优点是,对于选股能力不强的朋友(90% 的散户)来说,可以不用去学习枯燥的会计知识、跟踪瞬息万变的公司变化,只要大致看看历史估值,找个低位买入即可。
但是股票需要学习更多的概念,还需要做到 “能选出好的股票、能买在低位、能卖在高位、有坚定的信念在赔钱的时候相信它会涨、回本后坚信还能涨”;这里的每一步都涉及到比较多的细节,这里就不赘述了,更详细可参考文档里的内容。
另外,这篇长文《股票交易背后的残忍真相》里也花了很长篇幅说明个股投资存在的风险,里面还涵盖了很多股票交易的现象,推荐读一下

A 股指数

在《常聊的 A 股指数》,E 大提到了其主要关注的 A 股的指数 (2021/01):沪深 300、中证 500、创业、科技、消费、医药;其中前两者属于大盘宽基指数,后三者都可归类为行业指数,这些指数都比较好理解,;而有知有行则专门为红利指数这个关注度没那么高的指数写了三篇文章
红利指数是一个根据股票的股息和分红来进行编制的指数,市场上红利指数有很多,即便是主流的红利指数,也分为上证红利、深证红利、中证红利、标普红利这 4 个,并且这四个指数虽然在名称中都有「红利」二字,都将自己定位于寻找股息率高、分红稳定的股票,但其实他们四个差别很大,这与 4 个指数的编制方式关系较大。文章提到这点笔者比较认可: 很多人有误区,觉得选主动型基金才需要关注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和选股逻辑,指数不需要。事实上,指数基金也是同样需要分析,因为指数的编制方法决定了它的选股策略。
  • 深圳红利
红利指数的一般排名规则就是按照股息率从高到低进行排序,但深证红利却是考虑了股票过去三年累计分红金额(绝对值)占整个深市分红总金额的比例,这个比例越高,排名越靠前,跟通俗来说就是它考虑是分红金额这个绝对值,而不是股息率(股息率 = 每股分红 / 每股价格),这样的编制方式会对那些每股价格高但是股息率低的股票有优势,即深证红利偏向于大盘股
选完成分股后,该考虑每只成分股的权重了,也就是指数的加权方式。深圳红利采用的加权方式不是股息率加权,而是自由流通市值加权(其他三个红利指数采用的都是股息率加权)。即哪个股票的自由流通市值大,权重就高。作为一个红利指数,加权的指标却不是红利而是市值
因此,从上面的编制方法可知,深证红利的红利属性较弱,跟我们常规认为的红利指数有很大的不同。红利只是它筛选的指标之一,除此之外,它还要看日均成交额、经营状况、现金流等数据。文章认为 “深证红利不太像一个红利指数,更偏向于一个基本面指数”
  • 标普红利
标普红利全称是「标普中国 A 股红利机会指数」,其编制方式是建立一个成分股备选池,这个备选池需要满足过去 3 年盈利增长必须为正、过去 12 个月的净利润必须为正的要求。然后,所有入选的股票按照年度(过去 12 个月)股息率排名选出最高的 100 只股票,按照股息率加权构成指数。在构成指数的过程中,为了分散,规定了每只股票权重不超过 3%,单个行业不超过 33%。
但是标普指数公司只给了这些介绍,并不公布历史持仓,导致大家没办法分析,根本不知道这个指数具体怎么选股,而这种编制方式存在几个隐患
(1) 成分股的股息稳定性不好;标普红利想寻找 A 股市场上具有稳定高分红能力的公司,但事实上它只看过去一年的股息率排名。过去一年的周期太短了,这么短的周期,会选中一些出于特殊原因提高自身股息率的公司 (2) 周期股占比太高 ; 标普红利选股逻辑会使得它持有很高比例的周期股, 容易在经营业绩很好、分红多的时候纳入周期股,但周期过去后,这些个股的股价会大幅下跌。而股价下跌会进一步导致这类产品股息率一直很高,很难从指数中剔除出去,指数就会被这类成分股的股价下跌所拖累。 (3) 对垃圾股的容忍度高;并没有像其他红利指数那样剔除 ST 等垃圾股,而是在所有 A 股中进行选择 (4) 指数样本调整频率高; 标普红利每半年调整一次样本,调整频率比其他红利指数高, 本来就是按照过去一年的股息率排名选股,成分股变动已经挺大了,再加上半年调整一次,这就导致成分股变动更大
  • 中证红利
中证红利的成分股是从沪深 A 股中进行选择,不对某一市场和赛道过于依赖。作为对比上证红利是从沪市中选择,深证红利是深市中进行选择。
虽然标普指数和中证红利都是从整个 A 股中选择,但是相比于标普指数的编制方式导致成本股变动过大,中证红利在这方面好了很跟标普红利比,中证红利是按照过去两年的股息率进行加权的,考察周期更长。另外,为了避免公司的特别行为,它要求公司过去两年连续分红且每年的税后现金股息率都要大于 0, 具体的编制方式为
过去两年连续现金分红且每年的税后现金股息率均大于 0, 按照过去两年的平均税后现金股息率由高到低进行排名,选取排名在前 100 名的股票
文章在这部分给的建议是中证红利跟其他红利指数比,很普通,但具有市场代表性,如果你想投资红利指数,请选择中证红利

海外指数

投资过程中容易有本地偏好,即只投资自己所处区域对应的金融市场,但是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说,把资产合理配置到相关系数很小的投资品种中,才能有效平滑风险,关于资产配置会在后续的买与卖中详细展开
E 大早在《聊聊海外市场》中就提到,在全球配置的过程中,成熟市场 + 新兴市场比较合理,A 股无疑是个新兴市场,那么将 A 股与美国、欧洲甚至香港的资产统一配置。
在里面提到了投资海外市场的一个工具, QDII (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 基金,简单来说就是海外市场的基金,基本分类跟 A 股其实也差不多,《关于 QDII 基金的一切 看这一篇就够了》里讲了 QDII 基金发展的一些历史以及 QDII 基金的一些常识,推荐读一下
QDII 基金的种类跟 A 股的基金差不多,有主动股票型、指数型、混合型、债券型、另类投资型 (包括商品型、房地产信托型、绝对收益型、资产配置型 FOF) 等。而 QDII - 指数型基金,是 QDII 基金中最重要的工具性品种,覆盖了多个重要的海外市场股指,比如恒生指数、标普 500、纳斯达克 100、英国富时 100、德国 DAX、日经 225 等,此外,还覆盖了部分海外医药行业指数,如标普 500 医疗保健等权重、标普全球 1200 医疗保健、纳斯达克生物科技等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正常的股市波动的风险,QDII 基金还存在 2 个额外的风险
(1) 汇率风险 ; QDII 基金都是出海投资的,到海外市场投资就得换外币,持有外币资产就必然要面对汇率波动的风险。而汇率有涨有跌,汇率波动带来的影响也有正面、有负面。人民币贬值,对基金净值产生积极影响,人民币升值,对基金净值产生负面影响。 (2) 外汇限额带来的流动性风险 ; 国家采取外汇配额制,基金公司所获配的外汇额度在一定时期内都是固定的。如果 QDII 基金申购踊跃,导致外汇额度被耗尽,那要想再新增申购,就只能等别人赎回腾出额度才行。比如近来各路资金老想抄海外股市、原油大跌后的底 (2020),大量资金涌入导致大半 QDII 基金因为没有额度而暂停申购
对于第二个问题,如果基金本身可上市交易,那在折溢价率合理的前提下,通过二级市场来达成策略计划倒是一种应对方案

指数基金与主动型基金

选择股票基金的时候通常有 2 种类型:指数基金和主动基金;选择哪一种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这里的「主动」指的是其选择投资标的,部分或完全由基金管理团队决定,由于基金的信息披露制度是周期性(基金季报)、不完全性(部分股票),非及时性的(季度过去 20 多天公布季报),所以你不可能知道一只主动管理基金过去做什么(部分知道),现在在做什么,未来会做什么
因此,孟岩在《如何选择主动型基金?》中提到了选择主动型基金的难度:如果只依靠基金经理过去的业绩去选择基金时,会存在下面 2 个问题
(1) 在 07 年回测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选择每年排行靠后的基金,第二年通常可以跑赢大部分同行,这岂不是意味着可以通过买某年排名后几名的基金来战胜市场了?后来发现,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是:由于市场风格切换的原因,在某一年成功「赌」到某个风格的基金经理通常会排名市场前列,大仓位「赌错」的基金经理则会排名靠后。当第二年市场风格切换的时候,排名靠后的基金经理的业绩则又排名前列。 (2) 由于基金经理的变动比较频繁,并且存在多人管一只基金、离职造成业绩空档等现象,因此通常会采用市场拟合等各种方式去修补一个基金经理的业绩曲线。这样进一步带来了研究的不准确
而在《指数基金的五大优势》中,就提出了指数基金相对于的 5 个优点,认为指数基金更适合普通投资者。
可预测的投资对象。指数基金过去和现在投资了什么我们一清二楚;而且指数基金将会如何投资,我们也一清二楚;可预测的投资对象会带来一个巨大的优势:可估值。所以大家才会看到指数市盈率,股息率等信息永续 + 上涨。指数会有一个自动更新迭代的机制,比如每年,或者每半年,甚至更加频繁地重新编制。一旦成份股中有公司亏损,或者甚至业绩不佳就会有可能被轰走。在一个经济正常发展的国家里,永续的指数长期就是上涨的。注意力区别。相比选择被动管理基金,那些选择主动管理基金的投资者更容易被短期业绩影响,在买入基金之前的选择标准就喜欢考虑短期业绩制度风险低。主动基金有可能会出现老鼠仓或利益输送的现象,而指数基金不会管理费、托管费低。指数基金的管理费率相比主动管理类型的基金就低很多,托管费也低一些。有的指数基金,特别是 ETF 基金会多一个标的指数许可使用费,费率很低。
而 E 大在《指数与股票的区别》和 《指数到底哪里好?》里都提到了更推崇指数基金的原因,原因跟上面的类似
主动基金的问题就在于决定它成绩好坏的环节过多。有时候过去的成绩好你并不知道它的基金经理是运气好还是实力强,你也不知道这个实力强的基金经理明天还会不会继续管理这只基金。总之,一切都是未知。
我投资指数基金的两个最重要原因: 第一,指数基金是真正的几乎 100% 「权益类资产」。 主动基金赋予基金经理的权力太大,可以不断增减仓位。而配置资产这件事我自己完全可以完成,我购买指数基金就是为了配置我资产中「权益类」资产。我买 10% 的指基,就希望有 10% 的权益类资产;如果主动基金把仓位变成 80%,我的权益类资产变成 8% 了,我还怎么配置资产? 第二,指数基金可以估值。 指数基金发展到今天,类别已经很多。低估、成长、价值、行业…… 我可以通过对每个类别进行估值,并计算业绩增速,根据模型投入不同的资金。而主动基金则完全无法估值,你根本不知道这只基金的基金经理下个月会买卖什么股票。你所有的宝,都压在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的身上。 简单地说,指数基金持有的股票是有「规则」的,主动基金没有。没有规则的东西很难把握。
长期看,一定有 20%~30% 的主动基金表现会比指数强,即使你能在指数基金上低买高卖,也一定有 10%~20% 的主动基金长期表现更好。如果你能够找到这些在未来表现出色的 10%~20% 主动基金,那么你就适合投资主动。否则,被动指数投资是很适合你的。
另外,文章还着重提到了 “在股市赔钱,大概率不是因为你买了指数还是主动,而是因为你牛市入场,熊市出场”, 而相比投资主动还是被动来说,建立你自己的投资体系才是真正重要的事。

选择基金还需要考虑什么

前面讲了指数与个股、指数基金与主动性基金的一些区别,且更推崇普通投资者投资指数基金,那在选择时还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E 大在《我选择指数的 2 个思路》给了 2 个选择指数的参考指标
第一个是绝对跌幅。 我个人的定义是最高点到最低点绝对跌幅是跌到 20%~32%(跌到 20%~32%。也就是说下跌 68%~80%)。任何指数到了这个区域我都会大力布局。 第二个是连跌时间。 在 A 股,连跌三年被我看做黄金机会。一个是空间,一个是时间。
而常说的指数往往也分为宽基指数和行业指数,顾名思义,前者投资的是整个大盘,后者则是某个行业,在《如何选择好资产中?》,给出的策略是:通过以沪深 300 和中证 500 为主,其它类似消费、医药、信息、红利等指数基金为辅的方式,形成自己的资产组合。其实就是宽基指数和行业指数相结合的方法,这跟 E 大在在前面提到的 6 种指数也是不谋而合的,至于具体的仓位配置,会放到买与卖中讨论。在《为何普通人应投资多行业均衡配置的基金?》里也提到了类似观点,这里就不展开了。
虽然前面都是在推崇指数基金,但是如果要选择主动基金,孟岩在《如何选择主动型基金?》中还是给了一些参考;这个过程与其说选择主动基金,不如说是在选择主动基金经理
在《聪明的投资者》中,格雷厄姆认为:要想在一生中获得投资的成功,并不需要顶级的智商、超凡的商业头脑或秘密的信息,而是需要一个稳妥的知识体系作为决策的基础,并且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使其不会对这种体系造成侵蚀。
我的公式:知识 x 情绪 x 意愿
知识 你需要了解一个基金经理的投资哲学和系统。而看人比看公司,要更难。我们可以根据基金经理的访谈、文章等信息来判断他是否具备完整、自洽、符合投资大道的投资哲学,以及拥有进化这个系统的开放心胸和方式。然后再根据他在历史上的业绩、季报中股票的选择和调整来判断他是否在按照自己的「知」来进行「实践」。 情绪 观察一个人和组织,最好的方式是当「极端事件」发生的时候。比如 2018 年 10 月市场风声鹤唳的时候,基金经理是否能够平和、稳定、甚至发出一些乐观的声音;除了个人的情绪,我们还需要考察基金公司对情绪带来的影响。 意愿 「投资系统」也有了,「情绪控制」也能做到,那如何判断你委托、依靠的人能 100% 的站在你的角度为你着想和服务呢?我想可能有三种方式:名的绑定、利的绑定、时间
主动基金最关键在于基金经理,但选择主动基金时对及基金本身还是有一些指标可供参考的,在《同一个基金经理,不同的基金,到底选哪个好?》里就讲了一些可参考的指标
  • 基金规模
规模太小的话,会存在清算的风险,对于投资者来说,基金一旦清算,那就会从浮亏变成实亏,规模小于 5000 万的基金,最好不要碰。
而规模太大也会有问题,这里的大指的是超过百亿的基金;基金行业的规定,一只基金持有一家上市公司市值不得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 10%;此外,基金持有这只股票的仓位不能超过这家公司股份的 10%。所以规模太大的话,就要把每只股票的仓位降低,同时也会多配更多的股票,但基金经理可能没有那么多精力去调研那么多家公司,而且市场上好公司本来就不多。
  • 仓位集中程度
仓位集中的股票起伏都比较大,谨慎选择规模大,仓位集中的基金,这类基金的风险会比较大。仓位分散的基金可能在市场震荡或者下跌的时候也分散了风险,业绩更具稳定性。而通过基金的重仓股票,也能初步的判断这只基金的投资风格以及投资的范围
  • 机构持有比例
在基金资料页面我们可以看到持有人结构比例,一般有个人和机构两大类,机构持有者指的是企业、社会团体、事业法人等组织,个人的话就是散户。
受机构青睐的产品说明是比较优 质的,因为他们投资的不是自己的钱,而是关系到整个机构和整个团队的,投资前都会比较谨慎,会对基金公司以及基金经理做好充分的调研。所以在比较持有人结构上,文章建议选择机构资金占比多的,因为遇到股灾的时候,相对机构来说,个人投资者可能更容易受情绪影响,会出现频繁申赎的情况,资金频繁的进出会影响到基金的净值波动。
  • 新基金
不建议买新基金,因为新基金的往往在牛市发行的频率较高,容易在高点建仓,同时手续费比较贵,很多都不打折

非权益类资产

这里要讲的非权益类资产主要是四大类:债券、原油、黄金、房地产
E 大的资产配置主要分为了 A 股、境内债券、成熟市场股票、新兴市场股票、境外债券、原油、黄金、房地产,在且慢上可以看到其具体的配置标的和比例
同时谈到了对这些资产的一些看法,这里主要摘录非权益类资产部分
  • 债券
债券是可估值资产,比如说现在十年期国债收益率 3.2%,你就知道,它就比 2% 的时候有投资价值。
历史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的波动范围,大致是 2.5%~5% 之间,可以根据这个配置你的债券资产。配置时需要注意 2 点
  1. 信用债与利率债
利率债大多是国债、国开债等国家发行的债券。 它们更多的与利率水平相关,不用考虑信用问题,因为几乎是刚性兑付的。而信用债的收益率会高,但偿付信用是依据发行债券企业的信用。
这样你就应该理解,在经济危机中,只有利率债会一枝独秀。因为那几乎是唯一可以确定保本的资产
  1. 债券影响因素
债券的走势几乎只与两点有关:收益率和流动性
所谓流动性就是货币当局释放的货币多少。 债券投资的最佳时期,就是当局释放大量货币,然而经济又没有起色的时候。 这个时候钱多了,但经济不好人们不敢买股票,结果债券价格就会大涨。
  • 黄金
黄金的波动特性是巨幅波动,类似于涨十年,跌十年,然后再涨十年这种
通过回顾历史,发现每次美联储降息都预示着美国经济将出现一些问题,股市有可能下跌。 在这种流动性被释放,而经济和股市又出现问题的时候,黄金自然成为很多投资者的选项。
所以黄金的一个投资时间点: 流动性释放 + 预期不好,避险功能被激活
原油和房地产文章里涉及的不多,同时在资产配比里也不高,这里就不详细张开了

几道计算题

前面都是讲一些概念性的东西,这里则是从数学的角度去讲一下投资中的几道算术题,通过数字能够对股市中的涨跌更加敏感。在《E 大:投资中的六道数学题(上)》就提到了几个让人在初看时就搞混的题目

涨 10% ≠ 跌 10%

在投资中能常听到的一道数学题是
如果你持有的股票下跌 33%,那么需要上涨 50% 才能回本;如果你持仓的基金下跌 50%,那么上涨 100% 才能打平。
从这道数学题上我们可以总结出一条投资经验:永远不要让你的资产大幅缩水,否则,回到高位,再创新高将是非常困难的

1.8×0.6 < 1.05×1.05

以下两种场景中选择一种作为你未来的投资收益率,你会选哪个?
(1) 第一年赚 80%,第二年赔 40%,第三年赚 80%,第四年赔 40%…… (2) 每年赚 5%。
也许很多人在看到第一个选项,直观感觉就是第一年赚 80%,第二年赔 40%,那两年合计能赚 40%,每年 20% ,当然比 5% 强。
但是在了解到前面提到的涨跌幅不能直接等价,我们会发现在偶数年,第一种情况的年化收益率是 4% 左右,还真不如第二种的每年 5%。更极端一些,如果单数年赚 90%,双数年赔 50%,那么长期收益率居然是负的
另外,这个也适用于基金经理和散户朋友
各类基金经理有多少吗?至少有上万人。这上万人绝大多数因为没有名气,所以管理的基金规模都不大。当他们在某年赚到很多钱的时候,其实赚的绝对数字很小。比如 10 个亿规模,赚 100%,规模到了 20 个亿,赚了 10 个亿。 这样他在牛市成为冠军基金经理,名气大增,申购量暴增 5 倍、10 倍。于是,他管理了 100 亿资金。好的,熊市来了,这时候当他赔 40%,那么两年合计,到底赚了多少钱呢? 亏损 40 亿 - 盈利 10 亿 = 消失 30 亿。 然而,他第一年赚 100%,第二年赔 40%,其实两年合计收益率还是正的。但是,30 亿就这么消失了。 实际上,当他的规模到了 100 亿以后,只要下跌 10%,之前牛市赚到的 100% 利润就已经消失殆尽了。
这个道理,也同样适合散户朋友。当你用一点点小钱在牛市中赚了幅度很大的钱,然后开始信心十足的转移储蓄加码买入的时候,很有可能是在消灭财富的前夜。
这也是 E 大一直在文章里强调的 “熊市不赔钱或者极少亏损,牛市大致跟上指数” 的原因。如果几轮市场周期你都做到了,你赚到的钱是那些大起大落的人永远也赚不到的。

80 - 50 ≠ 30

E 大有一个 7080 定律,即一个不会死的品种极限跌幅在 80%。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假如在腰斩,也就是下跌 50% 的地方买入,到了跌幅 80% 的地方,你的亏损幅度是多少?
答案并非你认为的 80% - 50% = 30%,而是 60%;计算也很简单,假如原来是 10 块,跌到 5 块的时候买入,则跌到 2 块时,对于你而言,亏损是 (5-2)/5 = 60%
同理,你在同样品种已经下跌 60% 的地方买入,到了下跌 80% 的时候并非浮亏 20%,而是 50%。在已经下跌了 70% 的地方买入,到了下跌 80% 的时候并非浮亏 10%,而是 33.33%。
这里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从 0 到 -10% 的距离,与 -70% 到 -80% 的距离完全不同。这也是为什么熊市越到后来越惨烈的原因,那个时候财富的缩水远超一般人的承受能力,即使账面只变动了几个百分点。在熊市的末期,大多数一路抄底的人都会彻底崩溃。因为他们的损失只比站在山顶上的人小一点而已
另外,这道数学题也说明了一个道理,不要轻易抄底或者说接飞刀,如果基线跌幅在 80%,那你抄在了 60% 上,可能的跌幅还有 50%,而 E 大的文章里是这么说的
对那些非常狂热急于抄底的朋友说几句。 没错,在股市上确实有所谓的「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这句话。但实际上这是在很极端的时候才好用。在大多数情况下,市场是聪明的,市场大多数时候不是傻子。如果你认为市场大多数时间是傻子,那你才是傻子。 而且,你永远逆潮流而动,最终的结果就是被蜂拥而至的群众们踩在脚下。所以,还是要对市场和群众保持敬畏

概率与赔率

在投资中,我们通常关注的是收益率,而在《概率之外,多数人不会的赔率思维》中,把这个收益率更细地拆成了概率和赔率,文章是这么说的
投资是基于概率和赔率的游戏。
所谓概率,指的是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所谓赔率,指的是这件事发生后盈利或亏损的程度。好的投资是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
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表达:投资收益 = 概率 x 赔率
如果只注重概率,当遇到极端事件时可能会赔光;如果只注重赔率,那我们可能会浪费掉很多还不错的「积小胜为大胜」的投资机会。
文章给了一个博彩业的如何利用赔率和概率,来达到坐庄永不亏损的目的
世界杯决赛,德国对英格兰。赌球玩家们开始下注了:买德国队赢的资金合计有 120 万,买英格兰队赢的合计有 80 万。 如果你是庄家,你需要操控这场比赛来获利吗?你需要准确预测结果来获利吗?答案是:不需要。 赌局里有个因素叫「赔率」。赔率为 1.2,表示玩家投入 100 元,赌对了会拿到 120 元(包含 100 元下注本金)。 假设德国队赢的赔率是 X,根据上面的资金分布,德国队赢时庄家要支付的资金是 120 x X 万,赔给买德国队赢的玩家。 只需要保证 120 x X < 120 + 80 ,即 X < 1.67,你就一定不会亏钱。 同样地,英格兰队赢的赔率是 Y,只需要保证 80 x Y < 120 + 80 ,即 Y < 2.5 ,你就不会亏钱。 当然咯,你还可以设定一点「安全边际」。把德国队赢的赔率设为 1.50,英国队赢的赔率设为 2.25: 则有如下结果 德国队赢,你有 120 + 80 - 120 x 1.50 = 20 万利润; 英国队赢,你有 120 + 80 - 80 x 2.25 = 20 万利润; 决赛没有平局,无论哪边赢,你都能锁定 20 万。
文章还提到了长期资本 (LTCM) 忽视了概率小,但是赔率高的情况而导致了最终消失的例子。长期资本的投资策略是单次获利收益不高,但是获利概率很大,因此通过 LTCM 加杠杆的办法扩大收益。但最终因为俄罗斯债务危机,走向了破产清算的末路。

宏观常识

虽然在之前的《张潇雨的个人投资课 (1)- 市场规律》提到宏观迷信这个问题,即宏观经济在投资中所起作用并非那么大,不需要整天研究宏观经济。但是在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了 “股票的长期增长来源于经济的增长”,不禁对之前的结论产生了一些怀疑。
后来在 E 大的《宏观经济跟股票走势有关系吗?》中看到了比较好的分析和比喻
人们通常关心哪些被认为与股市有关的宏观数据?我想无非是这几个:GDP、CPI 和 PMI(欧美很重要的就业数据在中国完全无用)。 我仔细比较了这几个数据与 A 股走势的关系,非常惊讶地发现:宏观数据与股票走势几乎没有任何关系 —— 除了 PMI ,这个数据与 A 股关联度不错
为什么宏观经济数据与股市走势如此让人摸不着头脑?看起来毫无关联性? 在我看来,宏观经济是一个人,而股市是一条狗。他们就像主人牵着狗出去遛弯,有时候狗会跑得很快,有时候狗又会停下来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闻来闻去。而此时,主人的速度虽然有快有慢,但他跟狗不会是同样的快慢,所以他们之间会时远时近。
1996 年、2006 年、2007 年,就是这条狗发现了自己感兴趣的异性,疯狂地试图挣脱主人手里的绳子往前跑;而到了 2005 年、2008 年,它又碰上了打狗队,害怕地躲在主人身后很远很远。这样,有趣的问题就出现了,如果你试图用主人的行走速度去判断狗应该在哪里,就是一件非常可笑的事。
其实,整件事中你最应该关注的不是主人的速度,而是一样真正有意义的东西,那就是 —— 那根绳子。你知道主人在哪儿,你就知道狗即使落后或超出,它的极限会在哪儿。这根绳子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这根绳子是什么?估值。
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东西决定狗的跑动,比如吸引狗的骨头(投资者的预期)、狗的精神状态(货币量)。
在《是什么决定了股市的涨跌》提到的例子也能用来说明这一点
当你用很短的时间,透支了很长时间成长的时候,你就需要用更长的时间来还债。2001 年股市 PE 到了 68 倍,之后 5 年虽然中国经济稳步增长,指数照样跌了一半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前面提到的结论并没错,但宏观经济与股市的关系绝非简单的线性关系。用宏观经济指导股市投资恐怕越错越远。世界上绝大多数正常发展的国家,股市都会一路向上。而我们要做的不要再去盯着上证指数是 2200 点还是 3200 点了 (宏观经济与实际投资回报关系不大是是一个原因,而上证指数本身的编制方式是另一个原因)。想办法找到那个万年长青的企业,或者找到一个组合完善的组合才是重要的。
那为什么这里还要提宏观经济呢?因为了解宏光经济一些相关的知识,能然我们对钱的流动有更好的认知,会让我们更好判断出当前的 “人” 在哪,速度是快是慢等。

银行体系

这里主要介绍现代银行体系,了解这些会对新闻里常说的央行加息、货币紧缩等词汇背后的含义更加清楚
在《我们真的了解钱吗?》详细讲了货币的演变历史,很有意思,这里摘录其中关于的关于商业银行的部分,也推荐看对应的视频
银行分为两种,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区别如下
商业银行就是咱们普通老百姓平时存钱,办理贷款业务的银行。一般都是股份制,有机构,或者私人参与,不完全由国家控股,所以它的利益诉求,是为了盈利,也就是说赚钱和发展是它们的首要目的。主要业务就提供储蓄和贷款 ; 主要的盈利方式,就是吸收居民的存款,然后给个人或者企业放贷,然后赚中间的息差
中央银行,是一个国家公共机构, 目的是,调控好国家的宏观经济,监管金融市场,保证国家金融制度良好的运行。如中国的中央银行全称叫做【中国人民银行】,常听到的【央行】或者【央妈】就是指它;美国的中央银行,全称叫做【美国联邦储备系统】,也就是常听到的【美联储】
中国的商业银行,其中靠前的六家大型商业银行,工商、农业、中国、建设、交通、邮储,属于国家控股的国有商业银行,所以它们除了追求自身盈利之外,同时也承担了配合落实国家货币政策的职责。而往下一级的商业银行比如我们比较常见的 中信、招商、华夏、平安 等等并非完全国有,所以侧重点更偏向于自身盈利和发展。
美国的商业银行大部分都是机构持股,政府持股的比例相对较少所以美国的商业银行基本都是以自身盈利赚钱发展为主要目的,所以立场方面非常的清晰。
央行的主要职能包括
  • 印钞,发行货币;比较好理解不展开
  • 作为政府的银行;代理国库的收支,以及代理政府债券的发行,为政府提供贷款,保管管理国家的黄金以及外汇储备等
  • 监管其他商业银行、制定调整货币政策等
  • 与其他商业银行进行存、贷、拆借等业务
这里着重讲最后一点,即央行和其他商业银行的业务往来,主要有以下三种
(1) 为商业银行做最后贷款人 即商业银行的钱如果都贷款出去了,这个时候如果有很多储户来取钱,商业银行里的钱不够的话,银行的信任就会出现问题,这个时候央行就会贷款给商业银行,帮助兜底。
(2) 处理全国商业银行的票据清算 大致的意思是每一家商业银行在央行都有自己的独立账户,我们平时日常的个人或者企业跨行转账的时候,收付的票据以及资金清算这些数据最终都会传导到央行统一处理
(3) 集中收取存放所有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 商业银行每收到一笔存款,都要把这笔存款拿出一小部分放在央行,而放在央行的这部分钱就叫做存款准备金,这个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控制这个准备金率能控制商业银行创造出来的货币量,或者说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文章举了下面的一个例子
假如现在商业银行里一分钱就都没有,而这个时候你存了 100 元现金在银行里,你的银行的账户里就有了 100 元存款。假设存款准备金率是 10% 那么按照这个比例,你现在存的这 100 元,商业银行就要放 10 块钱在央行,那么剩下的 90 元商业银行就可以拿去放贷。 假如这 90 元贷给了你的朋友,你的朋友拿到钱以后,用这笔钱去服装店买了一件衣服, 而服装店老板赚到这笔钱以后,又会把这 90 元,存进商业银行。于是现在服装店老板的银行账户里,也有了 90 元 那么现在商业银行里的存款总数,就变成了你的 100 元加上服装店老板的 90 元,总共是 190 元 现在把这个例子继续下去,商业银行收到了服装店老板的 90 元存款以后,又会拿出 90 元的 10%,也就是 9 块钱放在央行,那么它又有了 81 块钱可以放贷,而这 81 块钱贷出去之后,又会被人存回商业银行,然后商业银行又会继续放贷。就这样循环到最后你会发现最初你存进去的 100 元,经过商业的银行不断的放贷操作,最终扩张 10 倍,变成了 1000 元
这个倍数就叫做货币乘数 ; 而这 1000 元里面,只有你最开始存进去的那 100 元才是真正的纸币,所以这 100 元,我们称之为 “基础货币”, 而剩下的那 900 元,就只是个数字而已,并没有对应的纸币,这种没有纸币对应的钱,我们称之为 “派生货币” 而这最多就只能扩张 10 倍,是由于存款准备金率是 10% 决定的,这个率越低,能扩张的倍数就越大(笔者附,这里的计算基于无穷级数 
目前我国基础货币 + 派生货币总量一共是 233 万亿左右, 而这其中基础货币的数量又占多少呢?答案是:只占了很小一部分,大概七分之一不到;就是说咱们社会上流通的钱大部分其实都是派生货币,只是个数字而已,并没有对应的纸币。这也是为什么银行最怕挤兑

利率

这里的利率,直观理解就是常说的利息,或者获得资金的成本;如存款利率是银行向存款人获取资金的成本,贷款利率则是贷款人向放贷人(一般为银行及金融机构)获取资金的成本;在宏观经济中,利率常常会作为一个调控经济的手段,一般来说,利率上升时,各方获取资金的成本上升,会抑制积极性,而利率降低时,获取资金的积极性提高,投资扩大,刺激经济
常说的 降准与降息 中的降息,指的就是降低利率,两者的更详细的区别和含义如下
  • 降准: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这个概念在上面有一个详细的例子说明;降准会让商业银行有更多可放贷的钱
  • 降息,就是降低存款基准利率或者贷款基准利率,投资者存款收益就变少了,于是会更愿意将钱取出来用于投资,例如购买股票、房子。相应的,企业和个人的贷款成本也会降低,从而使更多的人愿意贷款去做投资
  • 降准是放钱出来,增加了市场资金量,而降息并没有增加市场资金,只是改变人们的资金投向,鼓励人们更多的去消费和投资
  • 降息比降准影响更大,市场对利率也更加敏感;市场货币量的变化,影响主要是对金融机构;而价格的调节,则是直接影响整个市场
在这个视频里《【干货】关于利率,你需要知道的那些事儿》,则更详细地把利率拆成了无风险利率,风险溢价和银行的油水三大部分;并指出央妈主要调控的是无风险利率(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这部分,并且指出了利率与通胀、债券、股市等关系,这里直接讲结论,
1. 利率与通货膨胀:长期低利率容易导致通货膨胀,这时候中央银行往往会提高利率 2. 利率与债券:长期利率是拿债券价格反算出来的, 两者成反比关系,所以利率涨了,债券价格会掉 (具体公式可以参考视频),这是比较明确的关系 3. 利率与股票:加息初期对股市是利空的,但是长期没有非常明确正相关或负相关;这里举了一个地球与月球的例子很精彩 4. 利率与房地产 / 黄金,关系都是不确定的
而在《E 大是如何对多类品种、信息保持有效关注的》中,也提到了类似观点
利率会传到到各个大类资产上。 首先会影响债券。 利率上升,债券价格会下跌。 利率下降,债券价格会上涨。 然后是股票,然后是商品。
利率又与通货膨胀紧密联系。 通常情况下,恶性通胀会导致利率上涨。 这样就尽量少一些持有债券和股票。多持有金银等贵金属。 缓慢的通胀,利率水平较低,则可以多持有一些债券和股票。 通货紧缩可以多持有债券、少持有商品和股票。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概念,大概意思就是钱不值钱了,但是当我们要更深入的去理解通胀,你会发现它比我们所看见的其实要更加复杂。因为在实际的过程中,钱这个东西是流动的,只有当钱流到流到某一个市场的时候,这个市场的东西才会涨价
比如流到了汽车市场,汽车就会涨价,流到的生活用品市场生活用品就会涨价。所以在真实的情况中,每一个市场的通胀都是不一样的
常见的衡量通胀的指标是 CPI(Consumer Price Index),但是在 《你为什么总是那么穷》 和 《我们真的了解钱么》指出用 M2 - GDP 评估更为合理,M2 可以简单理解为全社会所有的钱, 结合上面的银行体系概念,M2 = 全社会所有的基础货币 + 派生货币
CPI 的数据是准确的,我们平时买的猪肉,大米,以及生活用品,确实只涨了这么多。但是,它只能反映出一部分,因为各国的 CPI 往往没有把金融资产这一项计算在内,而现实中最大的通胀往往就发生在这个领域
文章举了如下例子
08 年到现在十几年的时间里,标普 500 指数从一千多点,一直上涨到了现在的四千多点,翻了三倍多,而这背后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 "通胀" 去年到今年仅仅一年的时间, 比特币的价格从不到一万美元,暴涨到现在的五万多美元,这其中有部分原因也是因为通胀。 因为去年疫情到现在美国疯狂印钱超发了大量的货币,而这些钱又大量流入金融资产导致了金融资产价格上涨。所以无论是股市,比特币,这些金融资产的上涨其实都是一种通胀现象。
这种金融资产的通胀,在我国的载体则是房子。从 08 年到现在我国的房地产价的大幅上涨,这背后很大一部分原因,其实也是因为通胀。超发的货币大量流入房地产行业循环,所以造成房地产价格大幅的上涨。
那为什么我国的通胀会发生在房地产呢?
上面的银行体系中提到了货币是如何增发的,在总体 M2 中派生货币占了很大一部分,而能派生出来的原因银行的放贷,或者说信贷扩张是货币增发的源头
那我们最大的信贷源头,是哪里呢?那就是房地产了,过去这么多年贷款最多就是房企,和居民购房贷款,比如我们去看 08 年以前,你会发现贷款买房的人是很少的,但 08 年信贷政策大力开放之后,大家都开始贷款买房,这种大规模的信贷扩张,是支撑各个地方这些年的房价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们真的了解钱么》是这么描述这个现象的
房价不断上涨,房地产行业发展旺盛,房企又会不断贷款加大投入盖房子而由于房地产关联的上下游行业非常之多,所以房地产行业发展旺盛的会间接带动很多上下游相关企业向银行贷款的需求 居民、房企、上下游无数行业,这些需求加在一起,就产生了大规模的信贷扩张,也就超发了大量的货币。 所以房地产其实本质上就是一台巨大的印钞机。在正常情况下,这台巨大的印钞机超发出来的货币是可以传导到其他消费市场的。打个比方: 房企发展的好,不断建房子,房地产上下游关联的这些行业从业者,以及持有多套房产的群体收入也会增加,收入增加,家庭消费支出也会随之增加,钱就会传导到其他消费市场,结果应该是整个市场一起发生通胀。应该表现如下图
notion image
但真实的情况是,大部分人赚到钱之后,又继续拿这些钱去买房子了,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循环,因为房价不断上涨,所以大部分人又都把钱拿去买房子,大量资金不断涌入楼市,显示中的货币变成了这个样子
notion image
那为什么美国的资产通胀主要发生在股市呢?文章也提到了一个区别是在于货币的传导机制不同
我国主要是通过信贷的扩张的方式增发货币,增发出来的钱大多数只是数字。而美国增发货币,那真的就是实打实的印钱 美国的商业银行并非国有,所以它们的诉求是自身盈利为主。所以当市场出现风险时,商业银行为自己的安全不会大量发放贷款。所以美国在很多时候无法像我们一样通过信贷扩张去增发货币。 但是钱总得往外放出去啊。那怎么办呢?既然商业银行不愿意帮忙,那就是央行亲自下场买东西把钱放出去。美国金融市场上有大量的美国国债,房产抵押债券,这样的债券资产,而美联储就会直接印钱,然后用这些印出来的钱,直接在金融市场上大量购买美国的国债,和其他债券资产。这样钱就进入了金融市场,造成了金融资产的不断上涨。 08 年美国金融危机股市暴跌,美国政府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把美股拉了回来;去年疫情美股暴跌,熔断了 4 次, 美国用的也是同样的套路直接印钱,向金融市场直接注入大量基础货币。才把美股暂时拉回来了。不过美国这样疯狂的印钱迟早是会出问题的,今年美国的消费市场通胀就非常厉害,物价大幅上涨,这都是疯狂印钱的后果 与我国的房地产一样的逻辑,本来钱是可以通过金融市场传导到其他市场的。但是因为大量货币输入,股市不断上涨,又会导致资本不断回流到金融市场,大量的资金在金融市场内循环,膨胀,于是就有了我们看到美国股市超过 10 年的大牛市
看完中美不同的通货膨胀,我们能够得到这个结论:通胀一直存在,但是通胀的存在是不均衡的,并且这种不均衡在现代金融体系的催化下会愈演愈烈。在我国,这种现象表现为大家房价涨的太快,所以自己买不起,其实背后更底层的逻辑是:很多人在拿并没有怎么通胀的工资,去买已经大幅通胀的房子,当然会觉得很困难;在美国也是如此,持有金融资产的群体资产大幅的增长,而没有金融资产的人群收入则长期低迷;
所以需要充分认识到:钱就像水,当钱流到哪里最多,在哪个领域循环,相对应哪里就会出现更多的投资机会,但是当下房地产的大趋势已经过去,当房子开始逐渐失去投资价值,金融属性开始慢慢减弱,那么分化的拐点就已经不远了。到了那个时候,大量的资金自然会去寻求回报更高的资产领域,文章指出未来长期投资大方向会看好 A 股的发展
在《你是跑赢 CPI 的穷人吗?如何正确理解通货膨胀》,则对持有何种金融资产来应对通胀提出如下观点:在短期内 (持有 1 年)股票、债券和短期国债都很难有效地对冲通货膨胀风险。但是从长期来看 (持有 30 年)),股票的实际收益率几乎不受通胀影响,而债券收益率被远远抛在后面

小结

本文主要讲了投资中的一些概念与常识,包括周期的表现、成因和应对方法,常见投资标的分析,几道容易犯错的计算题以及一些宏观常识,内容不是非常成体系 (因为都摘录了笔者不是非常熟悉的部分~),也无法立刻教会你如何去投资,甚至看完后可能隔几天就忘了;但是为笔者理解这个世界提供了更丰富的角度,套用那句 “投资是认知的变现”,这部分就是在拓展认知,帮助我们从更多视角去了解整个社会的财富分配以及运作机制,即便无法立马变现,了解这些这些底层逻辑,也是挺有意思的,而随着个人财富的积累,相信这些知识也有能 “变现” 的那一天。

投资这件事 (3)- 买与卖

从年初了解 有知有行 开始,断断续续看了不少上面的内容:听完了里面投资第一课,E 大干货合集、投资知识体系里的文章也基本是已读状态,一直处于输入的状态; 感觉是时候该 connect the dots,形成一个更系统的框架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 于是便有了这个系列的文章
这个系列的文章绝大部分内容来自于有知有行,也会有一些笔者深究后调研的内容,且按照笔者的理解划分为:认知与心态、概念与常识、买与卖三大模块。妄图将投资这个大话题以及有知有行的编辑们整理的上百篇文章浓缩到这篇小小的笔记中,自然无法面面俱到,所以这篇文章还是会挑选笔者关注的一些内容,更详细的内容可参考有知有行以及本文里的相关引用。
本文是买与卖部分,也是实操部分;投资赚取的收益本质上就四个字:低买高卖,虽然只有四个字,但是如果要做好这个事情非常难,本文试图为这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寻找一些可参考的解。
这个系列前面两部分的内容可参考
如果将 “低买高卖” 进一步拆解,我们能够进一步拆成以下几个直观问题
  • 买什么
  • 什么时候买,买多少
  • 什么时候卖,卖多少
而这几个问题又涉及到实操中常说的资产配置、仓位控制、估值等实操部分,下面会详细介绍这几部分,并在最后尝试回答上面几个问题。

资产配置

资产配置本质上就是在做分配,即把我们需要投资的金额分配到各种投资标的上,具体的投资标的在上一篇文章《投资这件事 (2)- 概念与常识》中已经提到了,基本就是:股票 (A 股、美股、港股)、债券 (利率债、信用债)、黄金、大宗商品、现金等;每个大类里还可以细分,比如 A 股可以分成大盘小盘,再加上消费医药这样的长牛指数,美股可以分大盘小盘,美国医药美国消费,美国房地产。在 E 大其主导的长赢计划中,把其投资的标的细分如下
notion image
上图从内开始第二圈的类别,分别是:A 股、货币、债券、海外新兴市场股票、海外成熟市场股票、商品
第三圈更加细分,在以上大类中,再次细分为:A 股价值股、A 股大盘股、A 股中小盘股、A 股行业股、国内债券、海外债券、港股、海外互联、欧洲、美国、原油、黄金
这就是资产配置,关键在于区分大类,配置比例
资产配置的一个重点是资产相关性,即需要将资产分配到相关性低的品种
在《详解家庭资产配置》中,有一张资产相关性的参考图,表里的数字表示资产之间的相关性,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比较多,笔者猜测这里是使用了皮尔逊相关系数,取值在 -1 和 1 之间,表示从负相关到正相关,绝对值越大,相关性越强
notion image
文章的的观点是把资金分散到相关性很低的品种中,这样当某个品种表现不佳时,另一个品种可以将我们的收益率保持在不差的水平,其实就是风险分散
文章里以上证 50 和中证 500 的相关性作为例子,说明了要同时持有大小盘这 2 种类型的资产
在某些时段,大、小盘股票会表现出不同力度的上涨,这种上涨是很难预期的。所以,最佳策略是同时持有大、小盘,动态平衡。谁涨得多就卖一些,买入涨得少的。在熊市初期与中期,尽量多持有大盘股指数。跌幅会比小盘股指数小很多。在估值回归到正常情况下,开始加大力度加仓小盘股。未来这部分投资的弹性会远大于大盘股。
那 A 股的大、小盘具体有哪些选择?《相关性与资产配置(4)》里指出,大的选 50 和 300,小的选 500 和创业。另外,还提到了行业指数是否需要考虑
我个人认为,做为宽基指数的补充,行业指数非常有必要配置。尤其是一些长期必然走牛的行业。这些行业的持有,应该比宽基指数更加坚定。不到出奇高估的时候,绝不卖出,宁愿做过山车也要持有。当然,可以用我们的策略平滑收益。比如目标市值。
当然,行业指数配置的比例要低于宽基。可以考虑的是医药、消费大类下的细分指数,或者干脆就是医药和消费指数。信息指数与创业板指数走势相关性 0.99,确实没有必要重复配置。
另外像养老、环保这样非基础性行业,偏向概念性的指数,也可以在特定时间段配置
这样,未来路线图已经清晰:50、300、500、创业、医药、消费。当然,你如果就选其中的几个也没有任何问题,比如你觉得就买 50、500,或者 300、创业,都没有问题; 关键在于,一定要大小搭配
上面是 16 年的结论,而在 21 年,《详解家庭资产配置》针对资产相关性的结论进化成了:相关性分析更多的应该是作用于大类资产配置,如股(国内外)、债、金、油等。具体到每一个小类品种配置,相关性分析的意义则小了很多。因为 A 股市场很多时候是齐涨共跌,只是每个品种涨跌幅度不同,这样就无法由相关性分析来体现差异性
另外,上面讲的基本上都是长期投资中的资产配置,而在有知有行中,则把这个范围拓展得更大,即把一个人的所有资产分为了四笔钱:长期投资、活钱广利、稳健理财和保险保障;也是其投资体系中的四大模块,本系列文章讲的基本都是长期投资的内容,其他部分内容可参考 投资知识体系

仓位控制

上面提到了要配置何种资产,紧接着的问题自然就是要配置多少,而这就涉及到尤为重要的仓位配置,这部分会介绍仓位配置的一些基本思路和原则,具体的仓位配置方法也会简单介绍,但是这里的方法也只是一个大的指导。

涨跌都要舒服

在《仓位控制的艺术》提到,仓位是个性化的,没有一个仓位配置能适合所有人,因为每个人对风险和收益的要求不同。
而投资,首先心里要舒服。因为 “你不舒服,你慌乱,你兴奋或者痛苦,就很容易犯大错”,文章给出的实践经验如下
首先,你要问自己几个问题:如果我手上的股票或者指数,跌了 40%,我会不会痛苦?如果我手上的股票或者指数,涨了 40%,我会不会难过? 你的股票跌了,你会痛苦,就说明你的仓位重了;反之,你的股票涨了,你痛苦,说明你仓位太轻。 好了,现在遵照这两个问题答案,把你的仓位调整到最平衡的位置:也就是说,涨 40% 和跌 40% 的时候,都不是那么难过。这时候,就合适了。
在《你凭什么在股市赚钱》中提到的 “涨跌都舒服”, 是同样的观点, 同时也指出 “很多朋友以为自己舒服了,结果市场跌一跌才发现并不了解自己。我早就跟你说过了,你很可能没有你自己想象的这么坚强。即使现在不难受,随着市场进一步下跌,你才有机会认识真正的自己”,这部分在系列文章的第一篇 - 认知与心态。里面讲的重新认识你自己是同样观点

满仓与空仓

在《聊聊动态再平衡》和《贪字的二重定义》都提到,满仓或空仓都不是非常理智的行为
对于一个心智相对成熟的、愿意长期投资的投资人来说,「满仓」、「空仓」都不是应有的状态。不论你的本钱是 10 万,50 万,100 万还是 5000 万。满仓意味着你极度看好后市,空仓意味着你认为下跌不远。基于人类对于预测的没有天分,这样 show hand 的赌博虽然可能赢,但无疑长期来看破产是不可避免。
关于空仓,则提到有 2 个误区,一是不要空仓等大底,因为没人能预测绝对的大底;另一个则是在极度高估的时候也要保留一些仓位;笔者对这里的第二点存疑,既然都知道是极度高估了,为什么还要留仓位,笔者没亲身经历过大牛市,但是看 E 大的文章在 2015 的狂热时候是都清仓了的,可能这里想表达的意思是总体狂热的市场里也有一些被低估的资产,可以持有这些资产?
空仓等大底,也是一种贪。只要是贪,就会有风险。「踏空」在 72 倍 PE 不可怕,如果有些板块十几倍 PE 还不敢买哪怕 1%,那么真的就有点风险了
估值过高的时候大量卖出,但至少留 15% 仓位永不离场。朋友们,放心,长期看,指数会一路上扬。不信你看看深综指的走势。这 15% 不会让你赔钱。估值回到历史均值附近,开始少量买入。回到大底区域,重仓买入。其他时间,用各种方法保本,赚钱,等待大牛市。通常我的经验是,这样做一轮熊市到最低点总资产减少幅度不会超过 15%。而牛市资产则会增加 N 倍。

足够的低成本仓位

前面虽然提到投资赚取收益的关键在于低买高卖,但是而影响收益除了低买高卖,另一个很关键的因素,那就是具体买多少,在《建立足够的低成本仓位》提到了这一点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进行金融投资活动的重点,我个人认为,应该是「建立足够的低成本仓位」。这里面有两个重点。
第一个是「足够的」。仓位不够,说什么都白搭。想要实质性地在金融投资中得到足够的回报,仓位一定要够。我本人除房产外,大概 90%~93% 的可投资资产都在除现金等价物外的金融投资中。大概 70%~75% 的资产都在 ETF 计划中。这十几年的投资经历告诉我,足够的仓位才能在上涨中赚到足够的钱。
第二个是「低成本」。我对控制持仓成本有着异乎寻常的执着,哪怕有时候会错失一些机会,也在所不惜。低成本持仓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除了会让你赚得更多,也会使你的心态非常平和。在上涨赚钱的时候更容易拿得住 —— 大多数人赚不到钱的原因,就是某个品种一套十年,好不容易回本后马上卖出,再买入另一个套十年的品种。如果你的成本低,你就会更容易安安静静地等着你的持仓利润不断增长,让利润飞奔。

分配策略

终于到了具体的分配策略,看了几篇文章总结下来,基本思路就是先分配各大类的比例,然后根据每个大类当前的估值,分配在这个类中应投入的仓位
在《没人能替你做资产配置,除了你自己》和《细说资产配置》中,就提到了该为每个大类配置的仓位比例
在你的终极配置中,单个品种配置不要低于 5%。低于这个数字对你的资产组合没有意义。然而也尽量不要高于 20%,最多不能高于 30%(如果你特别钟爱 A 股,可以把大、小股票分为单个品种,也就是不要多于 60% 配置)。 在大类投资组合中,仓位在 5% ~ 10% 以内,属于偏小,这样的仓位即使上涨较多,对总收益贡献也不会很大。而如果你的单一品种仓位超过 30%,则一定是过高,万一有个风吹草动,会对你的组合造成非常大的影响。那么总体来说,建议持仓品种的仓位在 15% ~ 20% 之间,大类品种不超过 6 ~ 7 个。
上面的策略是给每个大类分配比例,在分配好大类的比例后,还需要考虑的是每个大类当前的仓位控制:即将分配给当前大类的 15% ~ 20% 的现金,具体该投入多少到大类对应的标的中?答案就是估值
在《如何避免底部「吃不饱」?》,给了一个比较简易的仓位配置方法
根据指数基金历史百分位,进行仓位控制。 如果目前在历史 50% 的地方,则将仓位控制在 50%。 如果目前是历史 10%,那么给 90% 仓位。 如果现在是历史 90%,那么就给 10%。 以此类推。 这是中性投资者的仓位,激进与保守,可以分别 ±10%。
而在《我们任何的买入,都要以估值为基础》则更加细化这个方法
仓位的确定是看全市场估值。要综合全市场 PE、PB 和加权 PE 五年、十年数据。对于计划来说,大的原则是:100% - 现处百分位,得出应该配置多少仓位。这是适合一般投资者的。
比如说,现在全市场估值是 75%,那么 100 - 75 = 25,则一般投资者应配置 25% 仓位。对于计划来说,用得是更加保守的一种算法:在现处百分位还在 50% 以上的时候,配置仓位减半。
那么,上面的公式就变成:(100 - 75) / 2 = 13%。也就是在历史 75% 的时候,配置 13% 仓位。当现处百分位回到 50% 附近,则迅速将仓位补足到接近 50% 的地方。比如可以补到 40%~45%。随着估值继续下降,则完全按照 100% - 现处百分位的仓位配置。到了 35% 以下,则将这个数字艺术性地放大。比如在历史 30% 的时候,应该配置 70% 仓位,但可以在这个时候加大投入,配置 75% 乃至 80%。也就是说,在 100% - 现处百分位这个公式的基础上,估值高的时候保守配置,估值低的时候激进配置

再平衡

在平衡在之前的文章《张潇雨的个人投资课 (3)- 投资组合构建》中也提到了,在《设计适合你自己的资产配置组合》提出了相同的方法论,并且提供了更多细节
具体方法:用动态平衡的方式,操作优质行业 + 优质增强指基(标准指基亦可,大小平衡,如 300 + 500)+ 优质主动基金。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首先,确定你的调仓周期。最低不要低于三个月,最高不要超过一年。原因我不解释,我建议经验少的朋友可以六个月调整一次。 其次,确定你的最高、最低仓位。我建议除非特别激进的朋友,股票仓位最好不要超过 80%-85%。如果你只是个普通投资者,那么 5:5 或者 6:4 都很适合。 第三,确定你的品种。我的建议是增强或标准宽基指数基金(50、300、500、1000、创业、科创)与优质行业基金结合。有能力可以再去找几个优质主动基金加入配置。这里要注意,这只是我的建议,如果你学有余力,这部分的配置甚至可以延伸到个股上。买了好股票赚钱,同时可以有打新收益。只要是股票类资产,都可以算作仓位。只是我强烈建议 70% 的普通投资者就不要买个股了。 第四,考虑目前合适的仓位。这个可以考虑估值,也可以参考我经常会给出的仓位建议。 第五,定期实施你的计划。
在《假如没有下一轮,自己该如何参考长赢进行投资?》,提到类似观点,而且提到了更极致的动态比例的仓位配置方法,但同时风险也会更高
固定比例配置 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确定各大类资产的基础配置比例。风险承受能力低,就多配置利率债。承受能力高,就多配置权益类资产,然后再平衡。 再平衡从两个角度考虑:空间、时间。时间好理解,不要太频繁,也不要太久。我看 3 个月到半年比较合适。空间意味着你要给每个品种设置涨跌空间。比如,你给 A 股设置 50% 配比,结果它几个月涨了 50%,占比已经超过 60%。这时候你就要根据空间原则,将它的持仓占比降下来,卖出一些。
动态比例配置 等你有了经验,就可以尝试动态配比。根据每类资产的便宜程度,一定范围内给它不同的占比。比如如你所说,A 股估值极低的时候,你给 70% 仓位,极高的时候给 30%。如果你有能力,这样长期看效果会更好一点。但是要注意,这个对于投资人要求极高。没有经验没有能力,很可能弄巧成拙。所以要慎重。

估值体系

仓位控制中提到每一大类里的仓位控制依赖这个大类当前的估值,那如何估值是一个核心问题,这部分给出了一些参考方法

识别顶部与底部

在《如何避免底部「吃不饱」?》中,提到了怎么识别顶部和底部区域,给出了一些可参考的标准,指数估值,以及估值历史百分位就是其中一个方法。这个方法是基于历史数据以及 “合理” 的股市数据,综合考虑一个市场以及一个指数处于合理,又或者过冷还是过热的情况。
这个方法极具指导意义,但不能只靠这个判断,因为还要考虑投资者情绪以及政策变化,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专门针对市场的政策。而 E 大在判断 2015 的顶部和 2018 的底部时其实都依赖了这个估值指标,即 PE 和 PB
在《回顾 2015 年的哈迪斯之顶》是这么说的
中国股市自 1995 年以来,有过三次 PE 超过 60 的尖峰时刻,分别是 2001 年、2007 年和 2015 年 其中,尤以 2015 年风云变幻、诡异莫测。 6 月 15 日,两市全市场 PE 超过 72 倍,远远将历史最高抛在身后。随后,暴雨倾盆,泥沙俱下。短短的三周时间内,PE 居然已经跌到了历史均值附近! 要知道,2001 年,阴跌整整 2 年,才在 2003 年跌破 PE 均值,进入投资区域;2007 年 10 月创出最高后,在 2008 年 5 月才跌破 PE 均值,进入投资区域
A 股整体 PE 60 倍,整体 PB 5.5 倍以上,被我定义为「哈迪斯之顶」
而在《2018 年钻石底发车解说》里,是这么说的
今天数据没出来,但如果尾盘半个小时没有猫腻,那么今天 A 股全市场 PB 应该会降至 2.5 以下了。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意味着进入真正意义上的低估区域。 根据我的评价体系,A 股整体即将由「黄金区域」进入「钻石区域」。除非我的评价体系失效了,否则各位投资的 A 股即将进入一个极其难得的大底区域。 这个区域从 2005 年至今,出现过四次。大致是 2005、2008、2012 和现在 2018。十三年四次,十年三次,其实真的并不容易,各位且买且珍惜。
但是请注意,「区域」并不意味着不会再跌。区域也是有空间的。 PB 从 2 跌到 1.5,不考虑业绩增长,也还有 25% 的空间,所以做好思想准备。 有同学问,为什么不等 PB 到 1.5 再买?这么想的同学,2012 年将错过 2008 年以后,近十年来唯一的超级大底。当时 PB 也只是到 2 而已。三年后,创业板涨了 590% 「钻石底」是一个底部区域,不存在预测某个点是大底的情况。预测某个点是大底这件事,不是傻子就是骗子才会干
在《A 股的历史估值》中,也提到了判断顶部和底部的一些参考指标
一个指数的估值是否进入过去十年最高 10% 区域,具有非常非常重要的意义。通常情况下,某个指数进入过去十年最高 10% 区域,就是本人清仓区域。
从全市场加权估值(非市值加权,外部综合经济数据加权)来看,A 股历史出现过 4 次大顶,分别是 1996、1997、2000、2007、2015。这三次大顶的高度几乎完全一致,超过 45 的区域
大底则不完全相同。2005 年之前大底只是 30。2005 年之后的大底全部在 20 左右或以下。分别是 2005、2008、2012。2008 比较特殊,杀的太厉害,居然杀到了 15 左右。
这几篇没有给出全市 PE、PB 数据获取的参考地址,但是乐咕乐股上分别提供了沪市和深市的数据,东方财富网上也提供了近两年的市场估值走势情况,可以参考一下。
上面的例子虽然提供了顶部和底部的参考数据,但不是说当前的 PE、PB 的绝对值一定要比历史大底低才可进场,因为绝对的底部是无法预测的;《贪字的二重定义》里是这么说的
用我们跟踪超过 10 年的 A 股全市场 PE 来看,2008 年这个数字到过 17 倍。如果在 2012 年你还希望 17 倍入场,那么到现在你都一分钱也赚不到 ——2012 年大底,全市场 PE 值是 25 倍。 同时,随着无风险利率的变化,我们不能用刻舟求剑的方法,去推导「大底」的估值应该是多少
而在《如果现在买还可能再跌,为什么不等估值更低时买?》,也提到了类似的观点,笔者理解本质就是绝对的底的点难以预估,因为受到了太多因素的影响,只能大概率买在不贵的地方;另外,文章还提到一点笔者觉得比较值得借鉴:在进行一笔投资之前,我更愿意想到的是最多会赔多少,而不是赚多少。其实很多时候,困难之所以会成为困难,正是因为你没有做好准备。如果你做好了准备,那么困难来临的时候,通常会变成机遇。
回到 “避免底部吃不饱的” 这个问题,通过数据、情绪、政策导向判断底部后,进行仓位布局是,还需要注意节奏问题,即 “到了底部区域,你的节奏一定不能再继续慢慢买。 因为金融市场,极度高估和极度低估都非常罕见,一旦出现,必须大力买入”。而在《投资要讲求节奏》则更详细描述了控制节奏的一些方法, 简单来说就是到了很贵或很便宜的时候要加速卖出 / 买入,否则投资节奏可以放缓
交易节奏的速度。在上涨趋势良好的时候,你的卖出节奏要放慢。不着急,慢慢卖。留出空间 —— 也就是说,第二份卖出和第一份之间要有空间。 买入当然也是同理。在趋势向下的时候,第二份买入也要和第一份拉开空间。
那么,什么时候该加速买入?就是当你发现目标已经便宜到与你手上的仓位完全不匹配,要尽快建立仓位的时候,比如去年底我们做的。同理,当价格贵到手中仓位已经明显太大的时候,就不要再慢慢卖出。

PE、PB 的缺陷

那 PE/PB 有没有缺陷?在《判断估值的方法》提到了一个点,即 PE、PB 不一定适用于个股,因为存在发展和周期的问题
文章没有详细展开讲,但是知乎上这个回答针对这两点举了比较详细的例子
企业发展其实有不同阶段,有创业期,成长期,繁荣期,衰退期。不同阶段,企业的估值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变化。一般而言,创业期与成长期,企业快速发展,在这个时候也是容易给予高估值的时候。很简单,企业营业收入从无到有,基数低,增速相对就快,所以我们看到为什么创业板股给予高估就是这样的道理。有时候,PE 高有其逻辑。如果你不能接受一定的高 PE,事实上你也就排除了成长股的个股了。这类股确实是爆发力猛,十倍股往往从这其中出现,但大家也清楚,十倍股不是那么好抓的,高收益潜力的背后,其实是高风险,这对个人的能力要求极高。 繁荣期,则对应的是企业的发展成熟阶段,一般慢慢发展也成了行业的龙头企业了。盈利稳定的情况下,市盈率可能会回落到 20 左右
很多新手投资者容易拿当前的估值比较低,就觉得他是好票。事实上并不是,在这里要讲一个价值陷阱的问题。价值陷阱特别容易出现在周期股中。很多上游原材料个股,因为原材料的涨价,业绩连续一年甚至持续多年上涨,所以股价也飙的老高,市盈率看起来可能只有个位数,很多人就认为估值低,可以买。但事实上,行业的反应可能往往令人大失所望,在这里列一个逻辑:原材料持续上涨 —— 有利可图 —— 很多人会去扩产 —— 等到扩产产能出来之后 —— 产品供大于求 —— 价格开始出现下降 —— 恶性竞争持续 —— 企业利润出现下滑,利润下滑之后 —— 市盈率一算就跟之前不一样了 —— 可能变成市盈率大。对于周期股,我自己的心得是在低市盈率时卖出,在高市盈率买入,就是对于周期股来说,和我们平时的认知不同,他们不是估值越低越好,可能估值存在滞后性。
但是,对于所有股票这个大群体来说,整体估值就非常重要,因为不可能所有的股票都高成长,也不是所有的股票都具备周期特征。如果一个市场上绝大多数股票都很贵,那么这个市场大多数人就很难赚钱。
PE、PB 不适用于个股,但是适用于市场的这个观点,在其他文章中《别做盛宴之后买单的那个》也提到了,而个股的估值在《最直观的估值方法》中有提到,这里就不展开了

一些工具

这里介绍一些能看各类指数或者总体大盘估值情况的工具
  • ....

定投策略

定投在各个理财课程里都被塑造成一个个美丽的神话:每月省下一笔小钱做定投,三、五、十年以后突然发现变成了一大笔财富。
这个传说是如此美好:不需要学习高深的投资知识,不需要盯盘,只要每月省下一点钱,不知不觉中就能赚上大钱,以至于不少人对其趋之若鹜。
但结果真的如此吗?结论是不一定,下面就从几方面说明定投可能存在的一些陷阱

定投不用择时?

经常听到的一个说法是定投可以随时开启,不用择时,但是《什么时候开启定投合适》告诉我们开启的定投的时间很重要,文章模拟了四种情况下定投的收益,这四种情况分别是先跌后涨、先涨后跌、震荡上涨,震荡下跌, 这四种情况模拟的定投结果如下
从收益的角度来说,定投最适合的行情是先下跌后上涨,其次是震荡下跌。因为这两种情况都能很好的利用定投平摊成本的特点,借助市场下跌摊低成本,等待行情回归时迅速回本并赚取收益;而最糟糕的情况则是先上涨后下跌,
回到标题里的问题,定投也要择时,但这里的择时不是要精确踩准一个时间点,而是选择一个大概率是底的地方开启,结合市场牛熊轮回的周期特性,熊市时更适合开启定投
另外,《别纠结》指出日定投、周定投、月定投实际对收益影响不大,不需要在这部分上考虑过多,还提到了过度交易这个现象
为什么很多平台最后还是推出了「周定投」,甚至「日定投」呢?这主要是为了满足很多人心理上的需求 —— 经常操作一下账户,似乎这样可以提高收益。 行为金融学里,把人们这种喜欢频繁交易的现象称作:过度交易。而根据研究,多数时候,频繁的交易并不会带来更高的收益,反而增加了交易成本。

降低定投成本

定投最大的特点是平摊成本 —— 只要我们能把成本摊得越低,就越有助于我们提高定投的收益。这就是市场上常见的一些定投策略的基础思路:进一步摊低定投成本。
在《定投成本,还能更低吗?》中,提到了降低定投成本的三种方法:均线偏离法、移动平均成本法和估值法。原理都是类似的:借助某种指标,判断目前市场的高低情况,在低位多投入,高位少投入;最大区别则在于所选取的市场高低判断指标不同。
这几种方法的细节对比这里不展开,文章最终推荐的是估值定投法,即基于 PE、PB 等估值指标进行定投,低估值时投入多份,高估值时少投入或不投入。具体的估值可以看前面估值体系里提供的一些工具
同时文章通过数据分析指出,合理卖出才是提高定投收益的更大杀器,那该在何时卖出?

何时卖出?

看到这个问题,基本上大家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在最高点卖出,但要识别牛市顶端肯定是很难的,我们也很难期望卖在牛市的顶端。
在《买得好不如卖得好?》中,提了三种定投卖出的基础策略:目标收益率法、目标估值法、最大回撤法
这几种方法的细节对比这里不展开,文章推荐的方法是最大回撤法,因为前两种方法都存在着无法绝对估准的问题,因为每一轮牛市的涨幅都不同且不可预测,难以设置绝对的止盈目标和估值
最大回撤法会设置一个可容忍的最大回撤幅度,当目标指数下跌超过该幅度,就卖出所有资产,结束定投。文章举了天天基金的慧定投的例子
它先设置了一个目标收益率,但牛市究竟能上涨多少,这是不能测算的,为了让投资者能享受牛市更多的收益,慧定投在达到 20% 的目标收益后,如果市场继续上涨则继续持有,一旦出现回撤,回撤幅度达到 10%,就迅速卖出全部资产。
对比前两种方法,这种方法在该时间区间内,获得的累计收益率最高。原因是它充分利用了牛市过程中情绪性上涨不可预测的特点,转而判断牛市结束时点,避免了目标收益率设置不合理导致的过早卖出
因此,文章的结论是:目标收益率 + 最大回撤法、目标估值法 + 最大回撤法,实际中,天天基金的慧定投是这么做的,且会在低估的时候加大定投的金额。

定投何种资产?

定投是一种灵活控制成本的投资模式,而如果要获取收益,本质上还是要投入到好的资产,在《定投依旧要选好资产》中,提到了选择资产的 2 个要素: 长期收益情况和波动情况
长期收益是定投收益的最大来源, 而一个资产的价值高低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其未来现金流决定的。以股票为例,未来的现金流来源首先是公司的盈利增长,其次是股息,最后是估值。再比如债券,未来现金流来源主要是利息。
另一个则是波动情况,一些定投的文章就主张定投要选高波动资产,《定投依旧要选好资产》指出这个说法对也不对。说对,是因为高波动资产确实能增加我们在低位买入的概率增加,从而摊低成本;说不对,是因为从最终结果来看意义并不大。
文中举了中证 500 和标普的例子,两者涨跌幅很接近,差不多都是 90% 左右,但是,中证 500 的波动率要大得多,回测结果显示最终定投中证 500 的收益还被指数收益率稍低的标普 500 反超了,原因是中证 500 虽然波动率大,但我们没办法总是买在便宜的时候
而回到具体的投资标的上,还是之前一直推崇的指数基金,因为主动型股票基金存在着基金经理不稳定的问题,但指数基金不受这个影响
主动型基金基金经理变更的这个大问题,在指数基金身上是基本不存在的。因为指数基金的管理基本上是量化的,基金经理在里面起到的作用很小,不怕他离职。最差的情况是这只指数基金终止清盘,我们也可以很容易在市场上找到跟踪同个指数的产品替代。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说的指数基金「永远不会死」。
不过,在指数基金定投里还有一点要注意,就是最好选择宽基指数而非单一行业或主题指数。

网格策略

这里的网格策略,是一种波段策略。在《波段随谈》中提到了波段的一些优势, 包括心态上会更舒适,同时能增加安全垫等
它会让你对下跌能够乐观接受甚至有些期盼。尤其是当实现一波收益后,你甚至盼着赶紧跌好让你再来一次,虽然你的长线持仓会有损失。这种心态的改变会让你的状态变得极度舒适。投资的时候,状态是否舒适非常非常重要。不舒适就有可能带来变态的心理以及变形的交易。
你买的品种趋势不好,中期会下跌。但下跌并非一路跌到底,中间会有无数反弹。你把反弹利润吃到了,你的安全垫就加厚了。当品种持续下跌后,你买了很多筹码,但由于过程中不断吃反弹利润,成本持续降低,最终在底部区间你只是极少浮亏甚至没有浮亏。
同时,文章也指出 “这不是赚大钱的路”, 因为大钱是坚定持有中赚到的。这点你还不明白,以后就会懂。但是波段很必要,为什么?因为波段给你提供源源不断利润的同时,也能让你真正坚定持有未来赚大钱的仓位。
那网格策略具体是如何的操作?E 大有 2 篇文章详细介绍了这个策略
在《网格策略基础(1.0 版)》中,指出了网格策略的一些基本步骤
第一步:确定交易品种。 第二步:列出网格表格。表格中包括交易价格、交易金额、交易日期。 第三步:做压力测试。 第四步:设置交易提醒。 第五步:按照交易提醒进行交易。
首先,做网格的品种,一定是有底的品种。也就是说,不会死的品种。什么会死?比如个股,这里不是说个股一定会退市,凉透了那种死。它如果基本面发生变化,这辈子也涨不回来了,在网格策略中,也算死了。而做网格最佳的品种,则是 “那些没完没了的上下折腾,几年后回头一看我去你怎么一点都没动啊;这种品种简直可以说是网格策略的最佳伴侣,如果你能找到一个,基本上就等同于你找到提款机了。”
其次,一定要做好压力测试,因为 “网格策略最关键的地方不是能赚多少钱,而是你可以知道最坏情况发生后,自己的账户会怎样”;具体做法文章描述如下
设计交易表格的时候,根据具体情况,模拟最大下跌幅度。比如说,你现在要开始一个中证 500 的网格,那你就应该知道,下跌 60%,几乎一定是最坏情况了。甚至下跌 50% 也非常困难。那么你如果相对来说激进一点,就可以以 40% 设计压力测试。保守一点,就按照 50% 或者 60% 设计。 如果你真的不知道到底应该给多少最大下跌空间,你可以参考 ETF 计划里面每次关于指数最大跌幅的判断。在那个基础上,再加 10% 基本上就是铁底。
具体的交易策略,就是列出网格表格, 包括交易价格、交易金额、交易日期,然后随着下跌逐步购买,且在上涨时卖出, 文章里是这么说的
如果从 1 开始,以 5% 幅度为一网,则买入价格分别为:1、0.95、0.9、0.85、0.8…… 卖出价格除第一网 1.0 买入的要在 1.05 卖出外,其它每一网都是上一网的买入价格。即, 0.95 买入的一网,1 元卖出;0.9 买入的,0.95 卖出,依次类推。
所以,你 1 元买入的部分,在 1.05 清仓,赚到 5% 利润。0.95 买到的,在 1 元清仓,赚到 5.26%…… 最终,在 0.7 元买入的部分,0.75 清仓,则这部分收益率就可以到 7.14%。
可以看到,这里的策略有 2 个关键点,一是开始的时机,文章指出是 “价格略低于价值的时候”,但是这个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文章建议是观察 ETF 计划,如果 ETF 计划开始买入,说明这个东西不太贵;二是网格大小 , 文章给的参考值是普通的品种一般给 5%。波动大的品种 (比如券商指数) 给 10%
另外,还提到了走势相似的品种不要重复开,比如说都是大盘股指数,50 和 300 就别开 2 个网格了。
上面是 1.0 的策略,在《网格策略进阶(2.0 版)》则提出了进阶的策略,相对于 1.0 有了三个点的改建
  1. 留利润,即每次的卖出时只拿回本金,剩余的利润继续放在里面
  1. 逐格加码,即约低估,买入的金额越多,这里跟定投时低估加倍定投原理一致
  1. 多级网格,即除了 5% 的网格,还可以可以再设置一个 15% 的中网,一个 30% 的大网

小结

本文主要讲了投资中的实操部分:买与卖;在了解了本文所介绍的知识体系后,再回到我们在最开始提的几个问题
  • 买什么
  • 什么时候买,买多少
  • 什么时候卖,卖多少
相信答案也就就很明确了,做好资产配置,买入相关性低的资产;在低估值的时候买,高估值的时候卖,指数的估值一般参考 PE 和 PB,更着重看其区间 (历史百分位) 而不是绝对值;而买卖多少依赖仓位控制中的分配方法,低估时仓位更重,高估时仓位更轻。
另外,本文还提到两种策略:定投策略和网格策略,前者偏向长期的投资,后者则更偏向短期的波段操作,里面都给出了一些实操建议。
即便如此,投资还是很难;因为上面只是说了一个大原则,或者说 “正确的废话”,具体每个品类,PE、PB 到了多少认为是低估值,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历史上每次的大涨和大跌时这两个值也不尽相同;又或者是即便是道理没错,面对真实的下跌 80% 时,逆势加仓还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和子弹。
在笔者整理的过程中,虽然尽量把文章的内容尽量整理得脉络比较清晰,但总体感觉还是会比较混沌,没有绝对的真理或圣杯,几乎任何觉得有道理的建议或理论,都能找到反例来推翻;回到最终,你会发现还是一个 “度” 的问题,但是这个 “度” 的把控则是非常非常奇妙的,而这也许就是投资被称作一项艺术的原因?
投资里有个 “盈亏同源” 的概念,顾名思义,就是盈利与亏损都是出自同一个源头,或者说都是同一个原因造成的;其本质是也是在描述上面说的混沌的现象,市场是不确定的,无法预测的,要放弃对所谓确定性的追求,同时摸索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判断体系;这几篇文章在做的事情就是尝试归纳 E 大、有知有行已经摸索出一套体系,不能称得上是完美,但是自洽,而且在真实的系统中验证过有效性的;当然有效的系统肯定不止一套,但是愿意这么系统地整理且公开的,笔者目前就找到这一套,也希望对你有用。
2024雷军年度演讲—“勇气”2023雷军年度演讲—“成长”
Felix
Felix
以欢喜之心慢度平凡岁月
Announcement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清醒做事,糊涂做人。
仅用于记录个人知识体系成长路上的点点滴滴。